第340章瑞雪兆豐年
興華二年,十一月。
南方下雪了。
實際上,從康熙中期開始,困擾了前明長達兩百多年的小冰河災害已經基本結束。
南方幾乎沒有再出現過六月飛雪,長江太湖結冰的罕見現象,南北各地的氣溫差異也逐漸趨于穩定。
當然,這對于兩廣的老表來說是個噩耗,因為他們再也看不到冬天下雪了。
明朝的小冰河到底有多厲害,兩廣的老表最清楚,明末的廣東人甚至見過夏天下雪的牛逼天氣。
廣東,夏天下雪,好小眾的詞匯!
卻說今年的初雪正好下在了十一月,時間上不早也不晚。
瑞雪兆豐年嘛!
雪下的越大,證明來年的雨水越充足,年景收成自然也就越好。
不過,瑞雪能兆豐年,自然也能凍死人,往年冬季但凡遇上了下雪,各地方基本都要凍死許多百姓。
沒辦法,這個爛透了的康乾盛世,甚至史書都從未真正認可,全靠后世的某些“別有用心”的教材牽強附會,才給冠了個“盛世”名號。
說實話,這還真的算是個冷知識了,聶宇都是一次偶然間知道,原來以前常聽到的康乾盛世,它的最初版本差不多還是來自于電視劇,之后又不知道哪本教材開始,將康乾時期恬不知恥的冠上了“盛世”名號。
在此之前,任何史書教材以及官方認可,從未將康乾時期當成盛世來看待。
反而這段時期,中國的人口經濟損失極為慘重,文字獄盛行,文化發展幾乎被閹割斷絕,而且戰爭爆發頻繁,吏治腐敗到了極點,怎么看都跟盛世沾不上邊。
至于說康乾時期的中國人口增長了三倍
講個笑話,別的國家也在增加人口,英國甚至因為人口太多,強行利用嚴刑峻法,把多余的人口到處流放到殖民地。
荊州的天空下著鵝毛大雪,內閣各部主官都來到漢王府開會。
林文昌拿著一份文書說道:“湖南、江西、皖南的電報都已經發來,湖南、皖南、江西也都在陸續的下雪了,湘北、贛北、皖南下的都還好,地方官吏根據雪情判斷,應當不會出現雪災。”
“倒是湘南、南贛地區,雪越是往南,下的越少,而且持續的很短,地方官吏害怕這些地方來年的雨水不會很足,甚至南贛整體可能還會爆發小旱。”
“戶部以為當提前做好規劃,若湘南真的爆發小旱,也便能夠及時救災搶險。”
“至于南贛……”
林文昌頓了頓,忽然不再說話。
王若愚上前拱手:“兵部以為,明年可收取南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