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楊芳能夠確定這不是清軍的陷阱。
不光是漢軍內應的消息,還在于楊芳自信自己有三萬強軍,而南京只有寥寥數千清軍,清軍但凡真敢用陷阱騙漢軍攻城,那漢軍就敢一戰把南京打下來。
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聶宇離開帥帳,來到瞭望木塔上觀望,就看到楊芳大軍剛剛把南京城墻給奪下來。
南京都沒有抵抗了,無非就是漢軍先登營爬上城墻,接著配合殺過來的內應,一起打開城門。
陳林這些內應很無語,楊芳這個剛打下南京大城的漢軍大獎,同樣也很無語。
虎踞龍盤的南京雄城啊!
就被這幫韃子清軍守成這個樣子,幸好這亂的是在白天,要不然楊芳還得大半夜把士卒們叫起來去搶南京城。
南京外城墻被漢軍完全控制,漢軍主力隨即魚貫入城。
入城后的第一件事,還是彈壓亂民混混,遇到趁亂打砸燒搶的一律先砍了了事。
連續砍了幾十顆混混腦袋,這幫趁火打劫的亂民混混,總算是腦子清醒了些。
漢軍隨即開始分兵,各自分出一路,分別去攻占拿下府學、貢院、兩江總督及江寧將軍衙署,還有知府、知縣衙署及府庫和縣庫,又有秦淮河“風景區”同樣被武力控制彈壓,不許肆意亂來。
等到各路衙署、庫房、學府都被拿下,漢軍主力匯集到了滿城所在。
滿城的三萬旗人,跑了五千多,這五千多旗人分散逃走,漢軍壓根分不出足夠人手去抓。就連愛隆阿都趁著漢軍到處抓逃散旗人的空檔,趁亂一波突圍就沖了出去,逃得不知所蹤。
滿城還剩下兩萬五千多旗人,他們都是沒來及跑,也已經跑不了的。
漢軍為了防止跑掉更多旗人,已經把外城墻的各大城門,能封鎖的全都封了,再能跑你也不可能跑的出南京。
兩萬多旗人自知逃不掉,索性就都聚在滿城里,打算最后死守一波。
南京城門口,已經站了兩排人。
左邊一排領班的是剛剛剪了辮子,還穿著偽清官服的江寧知府袁樹,身后是沒跑路江寧同知、江寧通判以及江寧知縣、上元知縣幾個江寧府大小官員。
這里面就屬袁樹年紀最大,今年剛好七十一歲。
大漢已經提前說了,不用他們下跪,袁樹這才愿意剪了辮子跟大漢投降。
對于此人,聶宇還是肯給些尊重,不只是因為對方年紀大了,而且官聲還算過得去,同樣還是這家伙有個好哥哥。
他的兄長是袁枚,乾嘉三大家里堪稱最有名的那位,袁枚對大漢來說,最重要的在于這家伙反對女子裹足,認為裹足風俗為“亡國陋習”。
只可惜,這么一位文學大牛,已經在兩年前病逝南京。
聶宇騎著高頭大馬入城,袁樹帶領南京眾官吏在左,右邊是陳林領著南京眾商賈士紳在右,共同拜見迎接漢王。
一直到進了城,聶宇都覺得有些荒誕不已。
自己三萬大軍圍困南京,有想過南京能被打下來,但起碼穴地攻城、棺材炸城、正面強攻……起碼都得輪番來一遍,好歹也要打幾場真刀真槍的硬仗。
可實際卻是,南京莫名其妙,自己把自己給拿下來了。
漢軍用的所有戰術,全都是無用功,派進去的內應,甚至沒發揮多少作用。
“都免禮吧!”
聶宇入了城后,覺得騎馬太高高在上,干脆下馬改走步行,又讓拜迎的眾人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