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
“這畫技,不知出于哪位大家之手,果然又大又白……不是,是活靈活現啊!”
“唐子齋,你這廝不夠朋友啊!有此好書,居然不告訴我等,反而自己在那里偷偷買。”
唐子齋快速收起小說,笑著說道:“我也是偶然購得,你們也知道那松筠書社最近有多暢銷。若非我時刻讓家奴蹲點,怕是都買不到此等好書刊物。”
“子齋兄,你我打個商量,把書借我回去一觀如何,我可把我家中藏書,也借與你一觀。”
“包括你那部《金瓶梅》殘本”
“……可以,但要界定時間,還要立下書契抵押物。”
“嘿嘿,好說,蕪賡兄你還信不過我””
“信不過。”
“……”
眼看明明大家伙是一起出來喝酒吃飯,結果有兩人居然公開交換起了“淫書”。
另外幾人沒有鄙夷,眼里只有艷羨,他們是真的羨慕。
《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遭到明清兩朝先后封禁,流傳到現在能保有殘本都算難得。
《雅僧經》,雖是近一年才在直隸流傳,但也是一等一的曠世奇書。
據說此書還是從南方反賊之地流傳過來,里面的情色內容不僅寫的極為生動帶入,而且還涉及到了滿洲八旗、當朝大員。
要說小說中最吸引讀者的,反而不是那些八旗老爺們的蠅營狗茍,而是有關韃清皇室的各種“秘辛”。
比如,我韃清的順治爺,居然是多爾袞的兒子,多爾袞和大玉兒實際有一腿,所以多爾袞才會立順治為帝……
真假不重要,反正這些直隸的讀書人,初看書中給出的各種隱晦猜測,頓時都大為震撼。
這還只是說的順治,年代已經很久遠,可信度不是那么高。
又有比較近的說康熙其實也不是順治的兒子,而是順治兄弟的兒子,所以鰲拜才會要反康熙,因為康熙不是正統啊!
還有離得更近的,干脆說乾隆是漢人,他的父親實際是雍正朝的得寵漢臣陳元龍。而且雍正也知道乾隆不是自己兒子,但為了政治抱負這才忍著養大乾隆,又把乾隆立為皇帝,還重用了乾隆的生父陳元龍。
前面幾個都還好,最后一個最離譜,但信的人反而最多。
因為最后一條確實在民間傳說很有市場,凡是知道這些的漢人官紳通過不斷編排,甚至連具體乾隆的出生時間,怎么跟雍正扯上的關系,又是如何被貍貓換太子,為什么雍正要默許乾隆做自己兒子等等,全都編了個大概。
最離譜的,當屬乾隆的維聞生父都有兩個人,這兩人還是同族叔侄關系,又是同朝為官。
眾人在酒樓包間里推杯換盞,一開始還在閑聊小說的插畫細節,這聊著聊著就扯到了朝堂政治上面。
“你們說,這大清的順治爺,真是那多爾袞的兒子”
“嘿嘿,不知道,但我看應當是真的,要不然順治爺干啥要認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還給多爾袞追封了大清成宗的廟號。”
“你這說的不對,順治爺后來親政,可是將多爾袞開棺鞭尸,那大清成宗廟號,不也被廢了。”
“與其說多爾袞和順治爺,我倒是覺得這乾……乾隆皇上,怕不真是咱們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