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文字獄引發的滿漢之爭
嘉慶以北京城為中心掀起文字獄。
雖是文字獄,但嘉慶還是做了收斂。
圣旨原文明確只抓販賣出版《大清淫僧傳》小說的書坊,還有一些明知故犯去買書的文人看客,剩下實在不知情只是跟著看過小說的,可以酌情從輕發落。
畢竟嘉慶的仁厚賢名是歷史出了名的,這可能源于嘉慶的母親算半個漢人,而嘉慶的啟蒙老師又都是朱珪這類道德水平較高的漢官名臣。
只是,嘉慶做了收斂,這案子的主審官卻是臭名昭著的紀曉嵐紀大人。
什么
萬歲爺要搞文字獄
這他紀曉嵐在行啊!
乾隆用于禁錮文化的《四庫全書》,都是紀曉嵐負責主編修撰。
這《四庫全書》被清粉吹成文學巨作,還與《永樂大典》相媲美,不能說完全沒水平,只能說純純就是萬惡之源。
乾隆先以修撰曠世巨作為名,收錄借閱天下珍惜藏書,接著修完了《四庫全書》,馬上就把所有藏書變成自己私有物,就連《四庫全書》都進行了嚴格封藏,不許天下人閱覽。
這么一波操作搞下來,民間藏書文學遭到毀滅性打擊,天下的文人都被乾隆這波不要臉的操作干懵了。
所以,不就是文字獄嘛,紀曉嵐很有經驗。
不光他有經驗,已經被嘉慶送去河南,眼不見為凈的劉墉比他更有經驗。
劉墉,后世歷史劇里的大清官,同樣是靠著擴大文字獄來抓人立功,才能被乾隆看上重用。
總結,兩條狗罷了!
有了紀曉嵐的主審,又有部分“揣度圣意”的心思,還以為嘉慶是剛親政,不方便口頭上大興文字獄,那就只能他們做臣子的代勞了。
說不定辦好了,萬歲爺一高興,就給他抬旗當奴才了。
短短數日之間。
嘉慶原本只是想禁了《大清淫僧傳》的傳播,并不打算真的大興刑獄,但經紀曉嵐之手,抓的人越來越多,事態迅速升級擴大化。
本來還只是以京畿附近州府郊縣為主,半月之內范圍就快速波及到了直隸全省。
先是查封印刷書坊,接著又是大肆抓捕買書看客,到后頭就算聽過小說,抑或是收留過小說看客、聽眾的場所,統統都被官府查封。
他們的家族也受到牽連,那些書坊的幕后老板,一個沒落下,全部被扒了出來下獄問罪。
抓完了這些看小說賣小說的,又輪到地方官員。
理由就是他們縱容治下有此邪書傳播,就算不知道那也是失察之罪,理應彈劾革職下獄。
到了這時,邪書問題已經不再重要,嘉慶朝的第一波黨爭傾軋正式開始了。
每天都有大臣相互攻訐,先是攻訐直隸的地方官,把地方官拉下馬后,又接著拉他們的上司,拉他們的提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