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的好的永遠是頭目,底層該氣討要飯,還是乞討要飯。
南京城的乞丐、游民,紛紛踴躍從幫會脫離,來到官府衙門的報名地,報名準備前往鄉鎮落戶分田。
那些幫會的頭目們對此自然怒不可遏,但怒不可遏也沒用,胳膊拗不過大腿,他們甚至都不算胳膊,頂多算是小拇指。
南京城的大漢官府,了小一個月時間,在南京內外鋪設多個報名辦事處,堪堪容得下數量龐大的報名乞丐、游民。
這其中還有部分南京市民、家奴,他們受不了南京的高壓內卷,也選擇了放棄城市戶籍,轉去鄉鎮農村過活。
南京城這幾年下來,不正常增長的人口壓力,總算得到了些許緩解。
這條政令也不光南京在實施,同時又在漢治的江南諸州府縣全面推廣施行。
聶宇確實想要帶動工業革命,但江南這里受到偽清壓制,工業幾乎等同于沒有。
就算大漢有著蒸汽機,可以快速建立工業基礎,但那么多的城市人口積壓,工業革命的初期是不可能消化掉的。
而且,城市人口過度增長,鄉鎮農村土地大面積拋荒,這實際上是不合理的,也可以說是步子邁的太大,扯到蛋了。
英國人扯到蛋后的解決辦法,是直接把過量的城市人口流放殖民地,拋荒的土地全部拿來建設工廠,完全不管本土農民們的死活,瘋狂對外殖民發展海權經濟。
大漢肯定不能這么干,大漢又不是帶英那樣領土不過巴掌大的海島國家。
大漢的基本盤太大了,未來還會變得更大,真全盤照抄英國人,只會死的渣都沒有。
所以,必須稀釋掉城市人口,讓這些卷到沒有工作,只能混幫會不事生產的乞丐游民,全部恢復生產工作。
城市人口稀釋差不多,余下的勞動力就可以先行投入到工業化的前期建設,包括修建城市集鎮、疏鑿運河碼頭、興修水利堤壩、前往沿海地區補充開海急需的勞動力等等。
開海在這里尤為重要,只有開放了海貿,擴大了對外的貿易渠道,大漢江南生產的生絲行業,才可以得到快速發展。
事實上,早在明末的時候,中國江南生絲行業還是非常發達,甚至能夠做到遠銷墨西哥,史稱“銀絲貿易”。
現在如此一蹶不振,既有洋藩殖民者的壓制打壓,同時也都是偽清韃子的鍋。
乾隆老狗的全面閉關鎖國,又帶動了日本跟著閉關鎖國,而中國的“銀絲貿易”,一半銷往墨西哥,一半則銷往日本。
一直到20世紀以前,中國的外匯白銀流入量,日本都占了相當大的份額(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
畢競,亞洲最大的白銀礦,居然能縮在日本這彈丸之國里,真是有夠奇葩的!
日本需要中國的生絲,中國則吸收日本的白銀,穩定的“銀絲貿易”供需關系。
決定了開海的大戰略以后,聶宇就在思考著要不要提前給島國來一場大漢版“黑船事件”,去敲開日本的國門。
江南已經拿下,工業革命的計劃,工部已經在制定具體章程細則。
快的話,這兩年就會慢慢鋪開,大漢已經有了蒸汽機和紡紗機,還能將二者聯動生產,放到工業革命的話效率只會變得奇高。
屆時江南生絲的產出必定暴增,大漢的生絲又不可能賣給偽清,反而還要跟偽清切斷聯系,打擊對偽清的生絲、食鹽、糧食走私。
通過反向的貿易制約,來讓偽清陷入財政危機,讓偽清無錢打仗。
生絲不能銷往偽清,那就只能銷往外藩了。
英國人和西班牙暫時先不考慮,這倆距離太遠,還得等之前的英國商人亨利回來大漢,再看看情況。
日本作為外藩里頭,距離大漢唯一比較近的,甚至還跟中國保持著必要的貿易往來,日本的生絲市場大漢必須拿到手(日本閉關鎖國跟偽清一樣,幕府開放一個白手套港口壟斷賺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