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宋插伯微微點頭:“所以,大總長這是準備朝覲大漢皇帝”
宋插伯這么說,也是有著合理依據,別看他們蘭芳國已經基本稱霸西婆羅洲,甚至算上羅芳伯去世后,江戊伯繼任這五年,靠著武力又不斷打服周邊各部土著。
可以說,整個婆羅洲幾乎沒有蘭芳國的敵手,島上的土著要么是蘭芳國的附屬,要么就臣服于蘭芳國。
但即便勢力已經這么強大,蘭芳國對婆羅洲華人圈的自稱,還是以“蘭芳總公司”和“蘭芳大統制”,完全不敢以國家自稱。
就連現在的蘭芳國,還是靠著之前冒充外夷商船,前往廣州十三行貿易,讓覬覦蘭芳國的荷蘭人誤以為蘭芳是大清的臣屬。
而大清在英法等國眼里什么水平不清楚,反正在荷蘭人眼里那肯定是不好惹的。因為國姓爺當年干翻了臺灣島的荷蘭人,而國姓爺舉旗反清的大明,又是被大清滅亡。
所以,荷蘭人邏輯,大清大于大明,大明大于荷蘭,即大清大于荷蘭。
羅芳伯在位時也曾想過帶著蘭芳內附清廷,成為清廷的藩屬,將婆羅洲納入到中國版圖。
然而,這個想法最終被乾隆嚴詞拒絕了。
因為在乾隆老狗的眼里,羅芳伯不僅是私自出海建國,而且這家伙還是個漢人,是乾隆眼里低賤的尼堪。
一個低賤的漢人尼堪,居然敢出海建國,這種歪風邪氣,要是縱容其滋長下去,那還得了
要不是乾隆對海外過于警惕,怕是都忍不住要發兵出海,把羅芳伯這個膽大包天的尼堪賤民,給抓回來千刀萬剮了。
大清都還在,你一個漢人出海建國,視大清皇帝的威嚴何在
而且,羅芳伯同時還自稱大唐總長,這又是想干嘛
是不是想反清反滿,恢復他們漢人的天下
羅芳伯內附清廷失敗,只能帶著蘭芳公司,在婆羅洲掙扎求存,同時又在臨終前告誡幾個把子兄弟,有機會一定要想辦法歸國內附,再不濟也要把他骨灰帶回廣東老家。
原本,沒有英國商人和廣東商人帶來的消息,江戊伯都打算今年帶上大哥羅芳伯的骨灰,回到廣東家鄉入土安葬。
可隨著大漢的消息傳來蘭芳,江戊伯產生了一些別樣的心思。
既然大清那邊不行,那換成大漢又如何呢
江戊伯可是聽說了,現在的這個大漢,是他們漢人自己創建的政權,又是新開國不久,肯定沒什么外藩朝貢。
若是蘭芳這時候前往朝貢,那成功內附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江戊伯決定賭一把,以蘭芳國使的身份,前往大陸覲見大漢皇帝。
只要大漢最終能得天下,那他們蘭芳就是穩賺不賠,縱使大漢得不了天下,蘭芳地處中原海外,基本也受不到多少影響。
江戊伯簡單解釋清楚自己此行目的,眾人這才終于放下心來。江戊伯又接著對闕四伯說道:“老四,趁我回國覲見的這段日子,就由你來暫時署理蘭芳大總長,管理好咱們的蘭芳。”
“三哥放心吧!”闕四伯連忙拍拍胸脯說道。
江戊伯看著老四那總有些不太靠譜的樣子,心底也是涌起一陣無奈,這個老四確實有些呆了。
但江戊伯對此又沒什么辦法,大哥羅芳伯死后,他就成了一把手,二哥劉臺二不喜歡做首領,老五已經死了很久,老六老七資歷太輕,沒法勝任。
江戊伯想了想又補充道:“記住,做事不要沖動,多聽兄弟幾個的意見。”說著,又看向老神在在的劉臺二說道:“二哥,老四就麻煩你們多照顧了。”
向來穩重老成的劉臺二點點頭:“大總長,你放心去吧!這也是為了我蘭芳華人的未來,總是這般狐假虎威,終究是不得長久。”
趁著寒冬的最后幾天,海水氣溫驟降,臺風漸漸刮不起來,江戊伯乘坐海船離開坤甸新港,準備前往大陸的廣州港。
跟著江戊伯一起出發的,還有戴燕女王派出的一名國使。
戴燕王國地處蘭芳國南部,是反清失敗的吳元盛打下了戴燕國后稱王建立的婆羅洲小國,歷史上算上他老婆攝政,一共傳了三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