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朝鮮的傳統藝能了。
英宗時代還沒開始前,朝鮮國內的朝臣貴族就已經分為了老論、少論、南人、北人四色朋黨,而北人、南人在后續的黨爭中相繼失勢。
英宗大王繼位后,又爆發“壬午禍變”(朝鮮王把世子餓死),剛剛得勢不久老論、少論兩派,接著激化新一輪黨爭。
等到正宗大王繼位,少論派斗敗退場,老論派繼續有絲分裂,分出時派和僻派兩黨。
這兩黨終于有些不同,時派選擇緊跟正宗大王,而僻派則以金大妃為靠山。
正宗大王在位時,兩派雖然黨爭,但靠著正宗的一手平衡術,兩派始終難以決出勝負。
去年,正宗大王終于病逝,留下的世子又過于年幼,托孤的外戚金祖淳又是個有野心的,選擇韜光養晦坐看金大妃和僻派坐大。
時派失去了正宗大王這個最大靠山,而時派中的不少實學家,主張吸收外來技術與文化,不可避免會與西方教產生接觸。
于是乎,“辛酉邪獄”爆發了。
僻派以鏟除邪教為名義,發起對時派在內的大臣貴族全面大清洗。
作為被時派吸收的南人實學家丁若鏞兄弟三人,成功在這波大清洗中躺槍被抓,老三丁若鐘被殺,老二丁若銓、老四丁若鏞及時認慫,流放濟州島為奴。
對了,那位教授丁若鏞教學和漢語的周文謨神父,也是在這波政治大清洗中被殺,還是被殺的唯一中國人。
朝鮮干完了這些破事后,害怕清廷問責,還在事后派信使陳奏,詢問清廷對此的意見。
能有什么意見
我大清地大物博,死幾個漢人而已,只要死的不是滿人旗人,乾隆皇帝哪有閑工夫去管這些破事
當然,吳獵虎對朝鮮這彈丸小國的亂七八糟黨爭沒什么興趣,他只知道對面的丁若鏞、丁若銓兩兄弟都是人才。
吳獵虎驚喜問道:“你剛剛說你會筑城”
“鄙人曾經入中國內地考察學習過,一般的城池應該沒問題。”丁若鏞點頭說道。
何止是沒問題啊!
這個丁若鏞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可是朝鮮王朝最厲害的筑城師,算是一群矮個子里最“精通”東方筑城的專家了。
不光是筑城,這家伙還對醫學、農業、治理地方、商業經濟、刑律訴訟全都有所涉獵,一生光是流傳下來的著作就有五百多部。
不好說這人是個大才,但肯定是個差不多及格的全能型人才。
這家伙已經這么厲害,他的兄弟丁若銓自然也不遜色,雖然不如弟弟丁若鏞那么全才,但也是精通漁業水產的專業型人才。
恰好,濟州島農業不發達,經濟上也很落后,島上糧食財政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漁業水產。
“娘的,這朝鮮彈丸小國不是沒有道理啊!放著人才不用,天天吃飽了沒事干,在哪里玩什么黨爭。”
吳獵虎先是罵罵咧咧,而后又說道:“本將軍是大漢新朝的皇帝陛下親派,擔任這濟州島的第一騎軍師師長,同時兼管島上軍政民務。你們兩個不用繼續做奴隸了,給我當文書官好好辦事,辦的好了,少不了你們的功勞。”
“下國小民謝天朝上國將軍大人!”
丁若鏞聞言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帶著兄長丁若銓就對吳獵虎拜下。
都已經被黨爭波及,流放到這鳥不拉屎的濟州島,還能有什么忠誠可言。
尤其在丁若鏞這樣的朝鮮實學派眼里,朝鮮簡直都快沒救了。現在有天朝上國來救朝鮮,對朝鮮而言那是好事,只要不是夷狄滿清,那誰來都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