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廣東廣西
廣東。
大漢雖然已經在淮河沿岸屯兵備戰,但為了不耽誤南方的春耕,所以經過都督府制定的戰略計劃,是要等到各省的春耕結束,夏季來到再出兵打仗。
不過,這屬于南京那邊的北伐戰略,跟廣東這邊的西征戰略沒什么太大關系。
廣東省地處中國最南,本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不僅冬季十分溫暖,幾乎連雪都落不下來,春天也回暖得特別早,春耕時間較之北方(廣東以北)省份也要來的更早,起碼能提前兩個月左右。
北方漢軍還在等待春耕結束,再征調民兵備戰北伐,而廣東駐扎的漢軍第三師,卻是接到了軍令就立刻動兵作戰。
“陳將軍,經過去年一年的征伐,廣東的大部州府已經基本被我軍拿下,如今也只剩一個廉州府還在偽清控制。”楊遇春正指著地圖對陳有年說道。
楊遇春因為及時投降,再加上皇帝的看重,所以歸順以后,官職沒有太大變化,給到了指揮使級別,跟之前的總兵差不多,目前留在陳有年的第三師麾下聽用。
畢竟這可是晚清第一猛將,比楊芳都牛逼的家伙,放到如今的北方漢軍,可能確實有些不太夠看,北方漢軍已經列裝了大量火器槍炮。
但這里可是兩廣,多山地叢林地形,火器大炮很難發揮作用,反而冷兵器部隊更能建功。
去年一年下來,楊遇春率領所部軍隊,幾乎把廣東那些不服管的過山瑤和山匪流寇全都打了一遍。
所過之戰無一敗績,就連遁入山里跟漢軍打游擊的過山瑤,都被楊遇春給硬生生揪了出來。
陳有年感覺自己已經算很勇猛了,除了比不過楊芳那廝,楊芳是真的猛,明明是個讀書人,打仗比他都勇猛,而且力氣也是大的離譜。
現在,又得加上個楊遇春了,這個楊遇春給他感覺甚至比楊芳都還厲害,尤其是打山里的過山瑤,確實是有一套的。
“很好,但是還不夠。”陳有年說道,“陛下電報給咱們的旨意,是今年之內必須拿下廣東全境,最好可以再拿下郁林州和南寧府。所以,咱們第三師今年的戰略目標,是廣東全境要拿下,廣西也要務必打下來。”
雖然皇帝只給了拿下廣東全境就可以的旨意,要是有余力就順便拿下南寧府和郁林州,但聽在陳有年這些在外將領耳朵里,那就是廣東皇帝要,廣西皇帝也要。
什么叫主觀能動性,這就叫主觀能動性。
陛下也沒跟他們說,不許第三師攻打廣西全境,只要能打下來,那就都不是問題。
楊遇春對此倒是喜聞樂見,他只要有仗打就行,有仗打意味著他能立下更多戰功。
反正都已經歸順了大漢,大漢如今又是稱帝建制,沒有什么太大意外,比如皇帝突然駕崩,那大漢問鼎天下已經算是板上釘釘。
難得碰上這樣的鼎革盛事,剛好他又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正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時候。
跟楊芳從軍的契機不同,楊芳是考不上科舉,實在混不下去了才從的軍。而且一開始是靠讀書人身份干的軍中文書,后來因為太能打了被楊遇春破格提拔,轉職做了武將,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
楊遇春則不同,這家伙一開始就是武舉人出身,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狠角色,見到西南動亂才趁機加入官軍,之后因為作戰太勇猛而不斷立功升遷。
楊遇春要的就是打仗立功,然后光宗耀祖。
楊遇春和楊芳,這兩位也算是晚清為數不多,得到了偽清授予“巴圖魯”稱號的漢人武將。
陳有年看著地圖,很快做出相應部署:“楊總鎮。”
“屬下在。”楊遇春立刻拱手應道。
陳有年說道:“命你部兩千人為先鋒軍,先取廉州府。”
“得令。”楊遇春應道。
“李總鎮。”
“屬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