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桿楊字旗就有這威力,實在是楊遇春太能打了。
不僅給廣東的過山瑤和義軍流寇留下了心理陰影,同樣也給兩廣的地方官留下深刻印象。
兩廣這地方當官的,只要不是這兩年新來的,這兩年怕是也沒新來的。誰不知道楊遇春這尊殺神,真就是神擋殺神,戰績堪稱無敵,最夸張的時候都能只帶十幾騎,就攆著幾千上萬的亂軍流寇打。
就連楊芳都只是帶著十幾騎,沖散打崩了上萬過河的白蓮教流匪。
楊遇春那是干脆就帶了這么點人馬,沖垮了苗民叛軍的大營,四十人招降幾十倍敵軍兵力,看的福康安都大為驚嘆:“決蕩,當者輒靡。”
現在,這么能打的大清猛將,搖身一變成大漢猛將了,打得還是他們這可憐巴巴的廉州府,廣東的最后一座府城。
大清朝廷到底是有規矩在的,兩廣總督不在,廉州府雖然離得廣西很近,但廣西巡撫頂多能支援一些糧草,但帶兵過去幫廉州府守城是萬萬不行的。
不論能不能守下來,那都是越權行事,搞不好就得被朝廷問責,之后罷官去職。
不要覺得這不可能,當初林則徐林公被流放新疆,其中一條罪名可就是私自在廣東募兵團練。
募兵團練干嘛
當然是抵抗英國人的進攻了。
英國人確實被林公組織的團練給嚇住了,終究沒能大規模登陸,只是見好就收改為談判簽條約。
“府臺大人,那是楊遇春楊殺神,這殺神投了偽漢,這下該怎么辦啊”廉州同知已經完全慌了神,口中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
別說他了,旁邊的廉州通判,以及合浦縣令在內,全都滿臉驚恐。
楊遇春兇名在外,誰人不知,廉州府一共才多少兵,連個能打得將領都沒有,真能擋得住楊遇春
廉州知府史積薪是個稍微懂兵事的,一看見楊遇春的番號大纛,他就意識到了不妙。只是還不給他反應準備的時間,旁邊的廉州同知就一下子把消息給喊了出來。
這一喊,馬上周圍人都知道了,外面來的漢將是楊遇春。
就算不是楊遇春,那桿大纛代表的也是楊遇春。
史積薪不好戰前苛責,只能強笑著安撫眾人道:“楊遇春雖然威名在外,但他歷來只擅于打山地作戰,從未聞有過攻城厲害的戰績。而我廉州府城高墻厚,只要死守城池,便是楊遇春那逆將在此,本府也有信心擋得住。”
這番話說完,沒人被輕松安撫騙過。
楊遇春的名氣太大,可比史積薪的名氣大多了。
你說自己能守住,那就能守住啊
而且,楊遇春確實沒傳出過攻城厲害的戰績,可他山地打仗打的太猛,這樣的猛將老將攻城能是個菜鳥
史積薪這邊眼看安撫不管用,但他又沒別的法子,只能硬著頭皮先安排守城備戰。
多說無益,先打過兩場才知道。
好在他站在城樓粗略看過,漢軍來攻的兵力不過兩三千,而他的廉州府城中起碼有幾萬守軍,十個打一個都應該能守住了。
漢軍來到廉州城外扎營,過了中午吃飯。
下午時分。
漢軍逼近廉州府城,兩千人的大軍,陣型非常緊湊密集,一看就是久經操練,百戰精銳。
反觀廉州府城這邊,城墻上倒是守軍士卒密密麻麻,可幾乎沒有任何章法可言。
哪里缺人,就往哪里塞了一堆士卒上去站著守城,就連弓箭手都是東一撮、西一撮,火炮倒是留了幾門,但同樣也是生銹厲害,明顯長期缺少保養維護。
楊遇春放下望遠鏡,嘖嘖說道:“這千里鏡,觀察敵情倒是真的好用,不愧是大漢新朝,好東西就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