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鼓響。
二百盾牌兵開道,隊伍徐徐向前方的人形靶子靠近。
等到距離只有四十步左右,也就是三十到四十米的時候,停了下來。
咚!
三通鼓響。
盾牌兵單膝跪倒在地,將盾牌豎在地上。
第一排火槍兵以腰射姿勢,點燃引信,瞄準前方的人形靶子
砰!!
第一排射完,前方三十多米的人形靶子,大部分被擊中,留下密密麻麻的鐵子。
轟鳴的火銃聲,嚇了第一次見識這種齊射方式的小鬼子一跳。
而陳寒也是嚇了一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從來沒有在現實生活中不聽過槍聲。
第一排火銃打完之后迅速后退到第三排,第二排成為第一排,第三排成為第二排。
然后是第二排開完槍第三排開。
三輪過后,盾牌兵立刻合攏盾牌形成護盾,接著騎兵唰唰唰先射一輪箭。
這個過程中,第一排火銃兵基本就以完成填裝。
咚!
鼓聲響,盾牌兵再次分開,盾牌留出空隙,第一排火銃兵開火,第二排開,第三排開,騎兵再射一輪箭。
接著騎兵收起弓箭,一夾馬腹,駿馬嘶鳴著,沖了出去。
而盾牌兵抽出彎刀,徐徐推向前,火銃兵收起了火銃,抽出了短刀。
陳寒他們在瞭望臺上看得是驚詫不已。
這是典型的后世所說的三段擊,也叫火槍炮束伍法。
但考慮到現在的火器威力還不太強,裝填時間過長,所以加了一輪騎兵射箭,減少空窗期火力。
可以看出,這樣的陣型配合得相當出彩,只要能在戰場上穩定發揮,一定能發揮強大的效果。
只是打了兩輪齊射,加兩輪箭射之后,騎兵就沖了出去,這個邏輯陳寒不是很懂,得問沐英。
然而這樣的架勢已經是把小鬼子們給嚇呆了。
這樣的火力放在現代,不,放在近代來說都是很落后的,但是放在六百年前,那就相當的先進,而且是獨一無二的。
難怪小鬼子們看到之后被嚇得不行。
而沐英也在這時候適時地說道:“聽聞貴國作戰規模都不大,不知我大明這一千騎兵協同火銃兵方陣足以對付否?”
松下井二郎和真山太子都有點尷尬。
他們現在雖然稱為南北朝,看上去好像有兩個朝廷對峙,但其實南朝還好點,比較小,沒有多少內斗。
但北朝就不一樣了,內部也是內斗不休。
比如什么搞走私貿易的大內氏,富可敵國,就和足利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很搞不來。
還有什么山名氏,也是很大的家族,不太聽足利義滿調度。
就連足利義滿的堂兄弟,在鐮倉的足利兼滿都時常搞小動作,準備把京都的足利義滿搞死,自己當幕府大將軍。
事實上這貨的確聯合大內氏搞過叛亂,就是不成功而已。
所以每次足利義滿出兵都不會太多,畢竟還要防備內部有人偷家。
要不是北朝內部不團結,南朝根本撐不了這么多年。
而現在沐英問能否對付小鬼子的戰爭規模時,他們很尷尬。
因為他們這些年打過最大的戰爭,也不過兩方人馬投入總兵力五六千人而已。
像沐英的火槍兵,一兩輪可能就干掉五六百人,也就是轉瞬死傷六分之一,如此殘酷,啥士氣都會在兩輪之下沒了。
估計還沒沖到火槍兵面前來,就被嚇跑了,還打個鬼……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