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們屹立了千年底蘊之深,那不是一般人能夠撼動的。
凌漢再次向陳寒確認:“陳寒你來自后世,你在大明有大好作為,即便不與儒家相抗衡,你也可以大展才華。
陛下、殿下都如此,你又何苦浪費時日去跟他們計較?”
陳寒看了看凌漢說道,“村長,你可知道在后世儒家是什么地位?”
凌漢無法去揣摩,不過看陳寒的臉色,他大膽的猜測:“應該比現在更有如日中天吧,有可能會欺壓到各個層面去,所以才引起你如此大的反感。
你回到明朝,必然想著要將儒家連根拔起,是想著要阻攔他們肆意的發展。”
凌漢這般猜測,陳寒卻哈哈大笑,“非也,非也,剛好相反。”
凌漢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說后世儒家已經勢弱?”
陳寒點頭:“不僅是勢弱,而且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雖然后世的百姓依舊對儒家所提出來的仁義道德、溫和處事、中庸之道奉為圭臬,親情觀念更是刻在了骨子里。
但是我們絕對不像明朝人這般盲目地崇拜。
我們崇拜的是孔老先生所遺留下來的論語當中的大智慧。
而不是已經在后世被統治者以及讀書自己所神化的儒教。
孔老先生所創造的儒家,是大學問、大思想、大哲學,而不是讀書人精神上的儒教。
儒教是洗腦人的思想、禁錮人的思維、停滯人的創造。
可儒家的大智慧,卻根本與儒教的教義不同。
不知村長你是否認同這一點。”
涉及了思想哲學方面的東西,陳寒其實也只是略知皮毛。
但這一點略知皮毛卻也讓凌漢深有同感。
他是讀書人出身,甚至是讀書人里邊的頂尖的那一波,所以明白得更透、知道得更深、理解得更精。
聽完陳寒的話之后,他不住地點頭夸贊:“后輩兒孫們果然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確如此。
孔圣先師所創造的是儒家的,是精髓的思想。
他老人家包容萬象、有教無類的思維,這才是我輩讀書人本應該要去繼承,要去發揚,要去光大的。
可是如今的儒教已如你所說,不是當初那包羅萬象的儒家。
反倒是故步自封,畫地為牢,在自我圈子里邊走不出去的儒教。
他們不允許有別家思想出現,來搶奪他們的位置。
一旦出現了,他們必定狂追猛打,勢必要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這是封鎖人的思維,停滯人的想象的妖邪。”
陳寒聽完了凌漢的話之后大為吃驚:“村長,你可是禮部尚書,用的禮儀規章大部分都是孔圣先師所推崇的周禮。
甚至這當中有不少是孔老先生想讓世人所理解的教化。
怎么你還對儒教有這么深的怨念?”
凌漢坐在了臺階上,臉上的表情非常沉重,眼神更是無比的深邃:“正是由于站在了這樣的高度,才能更看的清楚,才更加悲哀。
你可知,我儒家真正的思想是什么?”
陳寒搖頭,“我對此其實了解并不深。
因為我們后世所要學的東西太雜,沒有多少人真正靜下心思去沉淀、去理解儒家高深的哲學。
甚至我們只能了解一些皮毛。”
凌漢擺擺手:“也無需將這些東西說得如此的高深莫測,其實很簡單,孔圣先師就是推崇周禮,就是想有教無類。
他這一輩子就想讓天下人遵守禮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君王有君王的德行操守能力,統御四方、臣子盡忠報國、父親有德行,懂得維系家庭,教育子女、兒子有個做兒子的樣子,和睦兄弟姊妹,友愛親朋,孝敬長輩。
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自身身份的禮數,天下便能和睦,老有所養、幼有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