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異族為何要南下入侵?可能僅僅只是為了生存!
聽完了陳寒的課程之后,不要說這些個王爺們一個個愣在當場。
就算是知道陳寒底細的朱元璋以及朱標父子兩個人。
此刻也是驚訝得瞠目結舌。
自從大明王朝建立了之后,他們就一直相信人定勝天這句話。
一直相信,自己能夠奪得天下就是因為元朝的統治腐敗無能。
元朝朝廷當中奸臣當道,所以才讓他們這些農民起義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然而現在看起來,似乎沒有那么的簡單。
朱元璋也根據自己的情況回憶起了當年那災難頻頻發生的事情,或許那才是真正壓垮元朝最后的稻草。
正如陳寒所說,由于氣候一直在變冷。
所以中原地帶的糧食產量銳減,常年糧食產量的不足。
加上年年來的災荒,居民越來越多。
終于就像是一根折疊到了極限,無法回彈的鐵片,最后崩斷一樣。
這是一股趨勢。
也是一種潮流。
正如陳寒所說。
每一個強盛的王朝出現的都是在溫暖期。
反之混亂的王朝全都在寒冷期。
為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地里邊不長糧食,大家吃不飽飯怎能不造反?
聽完了陳寒的這番話之后。
燕王、晉王、周王這些人感嘆震驚于陳寒的才華之外。
更是驚詫陳寒要是與大明王朝作對的話,光是他手上掌握的這些資料,只要稍微得一宣傳,那就會引起整個天下的動蕩。
可是陳寒沒有這么做,而是在這小小的屋子里邊。
將大明王朝最頂級的這一幫人,也是大明王朝當家做主的這一幫人集合在一塊,來告訴他們,這些可怕的事實,是要干什么。
其實目的很明顯,是要讓他們反應過來,或是找到一種解決的辦法。
這一刻的燕王朱棣,看向陳寒的眼神,已經由一開始不那么的相信,變得越發的佩服。
因為陳寒給出的證據,以及他自己讀到的書籍,他終于是感覺這不是巧合。
就像陳寒說的一樣。
春秋戰國為什么各國之間交戰頻頻。
正如陳寒所說,打仗打的是什么?
打的絕不是所謂的兵強將勇。
打的就是糧草,一旦沒有糧草了,什么軍隊都得亂。
縱觀上下千年以來的戰爭,哪一場戰爭不是糧食先行?
哪一場戰爭不是因為劫了糧道,燒了糧草,最后打敗對方的。
真正在戰場上拼殺,取得戰爭勝利的很少很少。
很多時候追擊敵方,為何不敢追得太遠,就因為糧草不濟。
大家都要吃飯,尤其是軍隊里邊打仗的將士消耗量更大。
一天不吃就沒有多少戰斗力。
兩天不吃軍隊就渙散。
三天不吃飯,軍隊就會嘩變。
這就是事實。
而陳寒說的溫暖期的時候,糧食產量會提高很多,所以能夠支持國家大規模的養兵,大規模的征伐。
就像秦漢之時,秦國之所以能夠東出函谷關,不正是因為占據了巴蜀之地,然后修建了鄭國渠、都江堰等引水灌溉的工程。
所以造就天府之國,有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