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養得起幾十萬的雄兵。
從而吞并天下各國。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建立如此大的功勛。
能夠以中原之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與匈奴對抗。
就因為有足夠的糧食來養馬。
所以才有足夠的國力與匈奴硬拼。
隋唐時候之所以如此之強盛,也是因為溫暖糧食產量提高。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能指揮如此多的兵馬擊敗突厥,建立強盛的大唐。
這些東西都是要以糧食產量的國力為支撐。
而國力從何而來?
作為農業為主的國家,國力就是農業生產產出來的糧食。
所以這一刻,整個小課堂鴉雀無聲。
包括朱元璋他自己都呆愣在了那里。
陳寒沒有去跟他們講過這些。
即便他一次又一次地講,大明也會滅亡。
但沒有講過根本原因。
而現在這堂課卻已經告訴了朱元璋,可能大明完的原因,就是因為氣候變冷,而且是持續變冷。
朱元璋自己在元末的時候,已經深有感觸。
冷,真的是冷到骨子里面。
尤其是冬天。
現在他當了皇帝,物質條件好了。
冬天冷的時候燒炭,整個屋子里面暖融融的。
可是外邊的百姓們,天寒地凍之下,酷寒會給百姓帶來什么?
在整個小課堂的這種氛圍之下,所有人都在思考。
陳寒所說王朝的更迭本身就是有跡可循,這才是真正的屠龍術啊。
掌握了這一套之后推演下一次氣候變化及早準備,造反也好,立功也罷,那都相當于信手拈來。
他們終于知道為,什么有些能夠看懂天文地理的人這么的厲害。
在那些話本故事里邊,更是把諸葛亮吹噓得像神仙一樣。
所謂的借東風,其實根本不是借,只是可能掌握了觀星象、天地、物候變化的本事。
所以裝神弄鬼,只是等待天時而已。
一切的一切只是順應了天時。
這似乎就是一個奇怪的循環。
天底下的事情都是一個圈。
從夏商周的溫暖,到東周的寒冷。
從春秋戰國秦前漢的溫暖,到東漢的寒冷。
以及東漢末年、三國歸晉、南北朝,全部都是在寒冷之時。
而這近五百多年來的混亂。
也是因為寒潮帶來為何混亂,爭奪生存資源而已。
陳寒再次用非常悲憫的情緒說道:“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經典的結論。
王朝的更替以及朝廷腐敗程度,還有各種黨爭以及與異族之間的戰爭,看上去好像是人禍。
其實不過就是因為一只看不見的大手在掌控著一切。
而這只看不見的大手就是氣候的變化。”
陳寒這么一說,朱標他們的表情變得格外的嚴肅。
這只看不見的手。
其實就是氣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