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糧食產量高了,自然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從而保證了百姓不會因為沒有吃的而造反。
這只能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的福音,也可以說是老天爺不公平的地方,為何沒有將這高產的物種在咱們大明發揚光大。”
陳寒現在完全是站在了明朝的立場來說這句話。
陳寒接著說道:“土豆、玉米、紅薯即使在后世,也就是我曾經生活的那個年代,也是最高產的物種。
而且經過了科學家們一代又一代的培育和育種,最高產的土豆,能達到畝產五六千斤。”
呼的一聲。
朱標和朱元璋父子兩個人差點一口氣沒有倒上來。
畝產五六千斤,這是什么概念?
如果大明現在就擁有了如此高產的作物,那還不得養活無數人。
陳寒看到父子兩個人的表情之后,再次說道:“更重要的是土豆、紅薯這兩種高產物種,對于土地不怎么挑,也就是說比較的爛賤,哪里都能夠種植。
即便是寒冷干燥的北方,土豆依舊長勢良好。
即便是后世,北方有大量的栽培土豆、紅薯。
尤其是土豆,更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從南到北,整個華夏大地哪里都可以種植。
而且土豆是一種既能當主食,又能當菜吃的農作物。
老爺子,老泰山就這么跟您兩位說吧。
我之所以一定要讓咱們開放海禁,一定要多造船只進行跨海貿易。
一方面是希望通過跨海貿易,能使咱們大明的物產豐富化。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咱們大明在未來不久,有進行跨洋貿易的能力。
從而直接到南美洲,去把那邊的土豆玉米紅薯種子給弄過來,栽培到咱們大明的土地上。
那就不得了了。
按照我們后世的推斷,大明到南美洲,其實路程來算有個一年的航行也就到了。
可到南美洲去,它不僅僅要面對的是路程遙遠的問題……”
朱標說道:“的確如此,海上航行不僅要克服路程遙遠之難題,更重要的是,克服海上風暴以及海上方向的掌握。”
陳寒點頭:“是的,所以這個過程的探索,有可能要花費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
但只要咱們有目標,堅持改革,我相信有朝一日,咱們必定能夠到達南美洲。
須知后世的歐洲的大航海,他們哪有咱們大明王朝這樣強悍的國力。
可他們依舊到達了南美洲,他們依舊從南美洲挖掘了巨量的白銀,而且還到達了咱們大明。
他們有那樣的能力,我不相信大明比他們強大數倍還做不到。
有可能,咱們經過兩三年的改革發展,說不定五年之后,咱們就具備了跨洋貿易的能力。
我的資料里邊可是有地圖的,只要咱們能夠看得懂地圖,只要經過實踐,一定可以到達南美洲。
希望陛下還有殿下一定多支持。”
朱元璋聽完非常嚴肅地說道,“肯定支持!你這么一說,要是還不去把那土豆、玉米和紅薯給弄到手的話,那還對得起咱們大明王朝嗎?
伱就放心的搞吧,有你這句話,別說要搞改革,你就說是讓咱不當皇帝。
即便像你說的像路易十六被他的人民推翻一樣,就算是把咱推翻了,只要能讓不被屠殺就行。
咱老朱家起于微末就不在乎,重新回歸到微末也未嘗不可。”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