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賺取到更多的利潤。
這也為今后他們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奠定了基礎。
所以這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的道理。
……
這件事告一段落之后,陳寒他們上了折子,把一應有關的功臣進行了論功行賞,
也對遼東地帶的百姓進行了安撫。
同時遼王和寧王對北邊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的清掃也在進行。
而那兩個部落的女真人聽說了建州女真的下場之后,沒有選擇抵抗,而是乖乖地歸順。
以至于到了后面,即便是知道要把他們遷往炎熱的嶺南,他們也沒有意見。
等陳寒帶著遼王他們找到了遼陽一帶的鐵礦的時候,陳寒已經看到沿途已經多了很多在遷徙的女真人。
這一次的遷徙主要是到遼東出海口坐船,直接到嶺南去。
如果真的是走著去的話,那路上不知道要死掉多少。
而第一批遷徙的女真人足有一萬,他們登上了大船之后,一路漂洋過海到嶺南去。
在那邊已經上任的夏元吉會很好地安排這批人。
此時的夏元吉在南方干得也是不錯,雖然剛上任,而且還是人生地不熟的嶺南一帶。
這里地頭蛇很多,但是有楚王他們幾個王爺在場,沒有什么人敢鬧出幺蛾子。
楚王他們平時也不參與到具體的事務,他們的任務就是給夏元吉撐場面,
然后在夏元吉的安排之下,帶領著人馬對嶺南的原始森林進行開發。
而陳寒之所以要女真人去那邊,除了提供勞動力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打獵的好手。
嶺南原始森林當中有不少的猛獸,猛獸傷人時常會發生,尤其是大規模的開墾原始森林,更容易遭受到襲擊。
由擅長狩獵的民族前去幫忙,多少能減少一點損失。
雖然第一批發配過去的都是一些囚犯,但對于現在大明來說,這些人力資源還是非常寶貴的。
陳寒這邊確定了遼陽一帶的鐵礦之后,沒有多做停留,眼見著就快要過年了,陳寒還得趕緊到宣府大同一帶去考察一下,
考察完了之后他又得趕緊回到京城去。
現在的自己簡直就是個陀螺啊,忙得腳不沾地。
辭別了燕王朱棣他們,陳寒一路從北平西進,不了幾天,就到達了宣府。
宣府在現在的河北張家口宣化,這里可是扼守韃靼南下的重要隘口,
在正統年間,戰神朱祁鎮被瓦剌給抓住,為了從宣府的關口南下,把戰神推出來叫門。
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險要,幾乎全部都與韃靼接壤。
陳寒過去的時候,就看到邊關的百姓對于與韃靼進行交易,并沒有表現出多少抵觸,
甚至因為現在陳寒鼓勵經商的關系,此處的商貿環境非常的不錯。
而韃靼的普通百姓也對交界處的市場非常地看重。
陳寒甚至出了關城前去城外的大市場查看情況。
陪同著他的是宣府總兵趙懷德。
他是個文人武將,能文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