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擺擺手:“不不不,沒有伱們一年來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會出現燧發槍,
為何陳寒要花大力氣、大價錢從民間引進大量的火藥學家以及工程師?
就因為很多現代化的一些技術看上去很簡單,但真正在明朝實現就會發現,光是材料這一塊就難倒了許多的科技發明。
朱高熾有一個很好的品質,他酷愛鉆研各種新奇的東西。
朱高熾現在已經是個十七歲的青年了,在明朝這個時代是個大人,所以他的口氣非常的沉穩,甚至能夠侃侃而談。
直到后填裝的火槍的出現,才終于是彌補了這一缺憾。
藍玉也接觸過火器,尤其是三眼銃,在他的部隊里邊也裝配了不少。
那十名訓練有素的將士瞬間抬起了槍,瞄準了一百來米外的靶子。
還能夠把后邊的木板給擊穿。
因為它加長了槍管,使子彈發射出去之后,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彈道。
因為這就是陳寒所需要的效果。
終于成功了!!
藍玉他們也是上前去拿起了燧發槍,仔細在手上端詳,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嘖嘖稱奇。
而又經過了一兩百年,終于出現了用燧石點燃火藥的發射方式。
即便老爺子知道,其實這都是陳寒給出來的設計圖紙,立了重大功勞,但這不妨礙老爺子炫耀的心思。
這可比之前的填充前置彈藥,還要把火藥壓實,然后再來點燃引信發射,需要一分鐘之久的三眼火銃快了六七倍。
因為這就是跨時代所帶來的震撼。
然后還得用一根長長的鐵條,把火藥從前置的口子給它壓實,再填充子彈進去,然后點燃引信才能發射,依舊很慢。
朱元璋尤其欣慰。
以前他們看到的三眼銃,鐵疙瘩那一塊就只有一節小臂那么長,剩下的就是一個竹筒子。
即便是真的上了戰場,要是不認識這些東西,那也會顯得相當的麻煩。”
陳寒在這里倒是沒有什么炫耀的意思,他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而且這樣的燧發槍,用在防御北邊的韃靼和瓦剌,也是相當之有用。
當再一次響起火槍之聲之時,藍玉和這些軍二代們才終于明白這燧發槍的威力和實用性。
雖然還做不到像現代火槍那樣,即裝即發。
他知道有了這一批燧發槍將會領先整個時代。
朱元璋也是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后馬上就下令批量生產。
朱元璋在看到了這一幕之后,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大聲地鼓起掌來,“好好好,好,非常好!!
咱這輩子就沒有這么開心過,好啊,有如此好的東西,今后咱們大明將會迎來一個什么樣的局面,咱都已經能夠想得到。
要使用之時則點燃引線,然后對準前方,等引信燃燒點燃火藥后,就可以發射出去。
朱高熾介紹完后,他拿起邊上的紅色三角的旗幟,嘩地一下舉了起來。
北邊的北元韃子算什么?
張士誠、陳友諒他們又算得了什么?
好啊,真的是太好了!
真沒想到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咱們大明擁有這么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