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就是用經濟和手上的武器,讓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明白,和大明王朝合作是他們能夠選擇的最為正確的方式,如若不然,將會被時代所終結。
要說明的是,在明朝所謂的三眼銃,與現在所看到的類似三八大蓋那種長槍樣式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看到了燧發槍的成功之后,他燃起了熊熊的戰火。
這就是陳寒現在讓朱高熾他們去試驗的燧發槍。
而后期明朝所使用的鳥銃,是等到了嘉靖年間到萬歷年間,甚至到了明晚期的天啟年間,才從土耳其傳過來的魯密銃。
經過明朝科學家徐光啟的仿制之后,才出現了鳥銃,那時候的火槍才具備了近代所使用的長槍差不多的樣式。
而即便是火繩槍,也是有優點,提高了射擊的威力和射程,加上了罩門,精準度也大大提高。
他們右手邊上,豎立著與他們差不多高的火槍。
所謂的火槍在明朝早期整體的樣子,就是一根長長的竹筒,前端插上一根比竹筒要粗,跟手臂差不多粗細的三個眼的鐵管。
就可看得出他們在這里必定是經過了無數次試射。
朱高熾更是直接說道,“之所以能夠研究出來是因為先生提供的圖紙,同時也是先生所提供的那些材料,
沒有鋼鐵,沒有杜仲橡膠提供的密封性,
我們沒有辦法這么快就完成對火槍的改進,
前置填充火藥物的那些火槍之所以慢,就因為裝填火藥浪費的時間十分多。
燧發槍燧發槍啊,這要是在咱年輕的時候有這樣的武器。
砰砰聲中!!
十名槍手幾乎是同一時間扣動了扳機。
這就是陳寒現在要用到燧發槍。
他還在傳火孔邊設有擊砧,需要射擊時就扣動扳機。
在豬皮靶子后面,還有木板。
當朱高熾領著大家伙來到了試驗場地之后,這里早就準備好了。
如今隨著大明工程學院更多的科技的投入,可以看得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必定會產生許多更加顛覆人想象的科技。
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
陳寒在后邊也說道:“隨著咱們大明工程學院日新月異的變化,還真是那句話,一天一個樣,如果沒有跟上時代,還真的可能會像您說的那樣落后。
如此距離之下,居然能夠穿透靶子。
要是隔個幾年不上戰場,估計什么都不知道了。”
所以他一看到那十名將士拿著的,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的火槍之時愣了一下。
當朱元璋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之后,朱高熾立刻是化身最專業的解說:“皇爺爺,還有先生、大將軍以及我的兄弟姐妹們,
經過我們一年的辛苦研發,終于是在材料合格、技術達標、威力令人欣慰、準確度讓人可喜等層面,完成了燧發槍的研發工作,
燧發槍研制成功后,我們經過了一個月的檢驗,又經過了上百次的改進,終于把燧發槍最完美的一面呈現出來。
那我現在就不多說,大家看一看威力如何。”
藍春聽到自家父親這么說話,趕緊點頭,“可不是,父親您做了個英明的決定。”
這雖然只是一點小小的改變,可是帶來的震撼,卻讓所有人詫異。
那時候這種火槍,都可以歸于火繩槍一類。
燧發槍是十六世紀中葉,由法國鐘表匠馬漢發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