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取代了朱允炆的位置,又跟著陳寒這么久。
這些東西已經展示得很透徹,我要怎么才能夠在這方面,有新的創舉?
先生還請您教我,您給我一個方向,我一定會好好地研究,然后做出成果來。”
帶著這樣的一個想法,他找到了陳寒詢問。
自己正帶著正是帶著這樣的一個想法。
紅磚水泥如何才能夠干得快、粘性高。
朱允熥說完,仰著一張臉看向陳寒的時候,非常的期待。
其實遠古時期就已經開始用于燃燒的記錄。
“先生,您說現在咱們大明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讓父親拿到禮物之后,既不覺得那是拍馬屁,又不會讓父親覺得我只是花心是在這方面讓他失望。”
唐朝段成武的《酉陽雜俎》記載了“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燈,極明”。
而石油的使用呢,也不像現代人所認為的,只是近現代的產物。
所以他當然希望能找到一個更好的節點來展現自己的,才能讓所有人都記住。
煤油是從石油里面,用化學手段分離出來的一種可燃燒的透明的液體。
所以搞得他還有點怕人。
宋朝的沈括在書中讀到過“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
“水”怎么可能燃燒呢?
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
石油這個名字也是從沈括開始流傳至今。
陳寒也老早地從陜西那一帶,叫人把能很容易開采的石油,搞了幾千斤弄回京城。
他一方面是想要從中分離出大量的煤油,用來溶解如今杜仲橡膠太過于堅硬的性質,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探索一下石油,在現在能否用在蒸汽火車上。
至少石油如果可以用來做燃料,要比煤可能會好一些。
當然弄它作為一個助燃劑也算不錯。
如何把石油里邊的各種化學物質分離出來,尤其是搞到煤油,那也是一門功夫。
所以他在一年多前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朱允熥。
而近一年的時間過去,朱允熥果然帶著他的團隊攻克了,從石油當中如何提取出煤油以及瀝青還有蠟這幾樣東西。
瀝青當然很容易理解,就是鋪路而用。
石蠟這種東西,現在暫時還找不到更好的用處。
除了用來潤滑,估計也很難有大的作用。
但是煤油搞出來了。
搞出來的第一天,允熥就拿著繩子搓成了長條,然后點燃了一點燃,果然是照得又明又亮。
雖然有微微的味道,但是離得近才能聞到,離得遠反倒聞不到。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有味道,也比蠟燭燃燒的味道稍微淡那么一點。
而且亮度比蠟燭在同樣的火苗之下,要亮個好幾倍。
朱允熥當時興奮至極,難怪當時先生會說這東西一旦運用,那簡直是讀書人的福音。
divcss=contentadv所以朱允熥立刻按照陳寒給出來的煤油燈示意圖,搞出了這盞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