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總要找一個背鍋的人出來,這個背鍋的人現在羅耶跋摩是最合適的。
divcss=contentadv他們選擇性地忘掉自己曾經跟著太后一起造反的事實。
然后將全部的責任推給羅耶跋摩,這樣以后面對百姓面對史書的時候,就不用這么辛苦地為自己去辯解,這樣的人自己總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一個好名聲。
可是沒想到羅耶跋摩不是那么好對付的,他看透了這幫文官的嘴臉看透了這些人的虛偽。
羅耶跋摩甚至借題發揮,也不管藍玉他們是不是在邊上看熱鬧,他大聲說了起來:“你們這幫人永遠把別人當作墊腳石來用,告訴你們我比你們每個人都尊重國王,我和他一起長大,我們從小就有個夢想要將三弗齊推向更好的發展,我承認我有點私心,我貪污受賄是為了我今后的前程著想,我知道我遲早有一天會跟國王陛下分道揚鑣,所以我選擇早早地做好準備,做好隱退的準備,我知道我沒辦法幫他什么但不想成為他的累贅。
你們呢?你們每個人都在做些什么事,我是貪污受賄被人抓到了把柄最后走進了這趟爛泥里面,你們呢?你們是自己主動走進來的,你們是主動將自己身上都弄上污泥,所以我至少比你們這幫人干凈一點。”
這些官員被羅耶跋摩指責得不好說什么,但是在后面聽著他盛情告白的藍玉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
啊哈哈哈……
連邊上的侯爺們就算是再傻也聽得出來,這幫人都是些什么人啊,都是一群爛人啊。
到了這個時候還在為了這個東西而爭論,不僅都是爛人嗎?比爛啊!
不過從這里也能看得出來這個羅耶跋摩還真就是對國王是有感情的,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人,他是挺看好國王陛下的改革,也知道沒辦法阻攔所以他選擇默默地退出。
最后國王死了他對于這個國家的認可度也就低了很多,所以才會拿著這三萬人馬想跟大明談條件,在這種想法的支撐之下才會出現這種事情,這是能夠理解的,反而是那些官員從頭到尾為了抗擊國王的新政,那叫一個積極主動那叫一個不配合。
從這里藍玉也終于是感受到了陳寒他們身上的壓力。
一個如此小的國家的行政改革都遭受到了如此巨大的阻力,更不要說大明偌大的土地上各色人等形形色色,陳寒的改革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通過這件事現在的藍玉對于陳寒是越發的佩服,因為改革這種事情是非常的困難的。
從這里也能看得出來陳寒他們要面臨的兇險有多少,看到三弗齊這個國家那簡直就是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太后和國王之間也能撕起來,這種情況他們雖然沒有在大明看到,但是這些年來聽到的事情也足夠明白,陳寒他們遇到的危險有多少。
現在回想起來陳寒他們遇到的危險還是非常多的,就比如在沈立謙這件事情上,他雖然不在現場但是很明白要是自己遇到了這種事情的話,一定會非常的憤怒。
而當時的陳寒他們為了躲避這些危險甚至只能遠走日本,這種情況對于改革的熱血青年而言那是多么巨大的挫折。
幸好陳寒在那次的情況中恢復了過來,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頹喪下去。
也幸好這件事情沒有成為阻礙大明改革的絆腳石,要不然就不會有今天他們的大明海軍,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創舉。
這就是成功的改革,如果不成功的話就會發生像三弗齊國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