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之前他還會有點犯難,畢竟如今的大明王朝經過了前面的幾次北伐,國力損耗也是蠻嚴重,尤其是糧草供應方面,異族面臨著沒有草料的危險,難道明朝這邊就很好嗎?也不一定。
他這么做可不是單純地為了自己建功立業著想,而是真正考慮到現在的情況。
“王爺,我們再次說到消息蒙古的科爾沁部落,已經準備南下進攻了,他們這次準備了足足三萬鐵騎,如果我們不做好打算,至少遼東朵顏三部方向、山海關方向、大同殺虎口可能都會受到他們的進攻。”燕王朱棣的北平衛指揮僉事找到了朱棣將這個情況告知。
再加上中國從來都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產量不高的情況下勞動力越多就越能增加產量,如果大量的勞動力跑去做買賣了,誰來種田?誰來交稅?
更因為他從陳寒那里聽到了很多有用的課程,明白,當初父皇之所以能北伐成功,靠的其實是掠奪百姓,濫發寶鈔帶來的禍害遺毒至今,這種事是絕對不能在大明再次發生,所以大明和異族都是非常艱難。
作為一名軍人來講尤其是常年生活在北邊的軍人,他是很理解這些異族有時候為了生存而不斷南下的苦楚。
甚至陳寒那邊不止一次地暗示過,如果邊疆的將軍們想要建功立業,完全可以多線作戰。
因為大明在之前是一個商品經濟非常匱乏的國家,但是現在不同,大明要想煥發出生命力,全靠黃金白銀的輸入是不成的,還需要不斷的消費,不管是內需還是外需,都要進行。
所以就造成了市面上普遍的價值觀是排斥生意人的。
但現在的大明不一樣,陳寒建立了糧倉制度之后,在暢通的交通運輸線的幫助之下,大宗糧食買賣成為了朝廷的主戰場,私人糧商反而成為了配合朝廷的助力,在朝廷查收之下現在糧食價格普遍下調。
攤丁入畝稅制改革之下,老百姓們的賦稅負擔低了很多,生活成本降低之后上也就開始大行其道,這不僅是朝廷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需要,而戰爭是最能促進商業發展的,因為戰端一開藥品、糧食、武器裝備的機器都會開動。
而將士們也希望發動戰爭,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存在的意義。
尤其是現在軍中早就傳聞在那邊的海軍,已經達到了南洋去,可是北方軍團還在國門之內運動,大家都是軍人為什么差距就這么大?
最不濟的遼東也在前段時間和虔國公挫敗了女真人和朝鮮的陰謀,也都立了大功,不少的將領不僅封官進爵,甚至不少將軍的孩子都能免考試地進入到工程學院。
就連山西大同方向也在前段時間,與虔國公一起配合將不少的山西大財主們給滅掉,這也是功勞。
這些誘惑對于將士們來說是巨大的,現在好不容易聽到北邊的草原游牧部落又開始蠢蠢欲動,將士們都想上戰場。
不為了爭奪功勞也得爭口氣。
所以指揮僉事在匯報完了情報之后,不忘補充一句,“王爺,現在要是不讓將士們上戰場,估計是很難壓制將士們躁動的情緒。”
燕王朱棣哈哈一笑:“怎么本王帶出來的兵,還有不聽命令的?”
指揮僉事回道:“不是那么回事,如今我大明東南西北四面出擊,連平西侯爺都從云南出發殺到了日本,梁國公帶領著海軍在南洋都快殺穿了,最不濟的西北也在殺虎口把走私犯還有女真派過去做買賣的販子給滅掉。遼東那苦寒之地我們平時最看不起,也滅掉了女真人還有朝鮮人的威風,單單我們北平這些年來沒有打個像樣的大仗,弟兄們都說咱們北平本來是精兵強將,現在都變成了守長城的老大爺。”
這個說出來別說將士們心里面不服氣,就算是沉穩如燕王朱棣也覺得聽得格外刺耳。
“這的確是個事情,要不咱們跟朝廷匯報一下讓虔國公特批幾列蒸汽火車給咱們運送糧草?”燕王朱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