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自從當上了皇帝之后,對朱家的宗室,整個家族都格外的好,即便是后輩兒孫們的將來您都考慮得周周道道,您甚至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好的東西都供應給咱們朱家人,您的心是好的,因為您吃過苦,您看到過太多親人在您面前離世,您受不了這樣的經歷,您也不希望朱家人有您這樣的遭遇。”
朱元璋感覺到自己的心好像再次被撕開來反復鞭打一般,但是卻又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自己的想法。
陳寒更是說過這件事情,而這一次自己的孫女好像要再一次鞭尸一般。
江都郡主沒有立刻住嘴,而是要直接點明白問題:“您的這些做法讓兒孫們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顧,可是也讓兒孫們失去了與您一樣的經歷,他們無法辨認忠奸,無法判斷好壞,更無法體察民情,所以就會像兩晉時期,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一般。
司馬衷是真的蠢嗎?不,他只是缺少在民間歷練而已。
您現在是能夠判斷,您也能夠駕馭得了群臣,沒有人能夠控制您這樣的偉大君王,但是您的繼任者,或許父親可以,或許允熥在夫君、父親還有皇爺爺的教導之下,也能夠辨明是非,但是允通的繼任者呢?生長在深宮里邊的他們,能分辨民間的情況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只能任由下邊的群臣哄騙。”
朱元璋,聽完這話立刻反駁,“你們反反復復說這些,無非是想要復立丞相。”
江都郡主點頭:“的確如此。”
朱元璋握緊了拳頭,握得嘎吱嘎吱響。
他曾經不止說過一次,誰要是敢提復立丞相這件事情,那就是殺無赦的大罪。
可如今居然是自己的孫女在自己面前提這件事。
這個孫女還是自己最寵愛的,為自己生了重外孫的。
而且這一路看下去也發現,自己的這位孫女和陳寒,的確做到了許多他未曾有過的成就。
可是就真的有資格在自己面前提這件事情嗎?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自己最大的忌諱,即便是太子朱標,也不敢在自己面前公然提這件事。
因為都知道自己肯定會生氣。
即便自己想到了是這么個事情,可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孫女會直接堂而皇之地提起。
“皇爺爺,我之所以要跟您說,一定要讓您不生氣就在于此,因為沒有人敢提這件事,而孫女之所以提,是因為我大明在您的統治之下來到了一個盛世,我實在不希望看到三代之后,大明國力急劇衰落。就像您聽到夫君說的英宗朱祁鎮,他為何要一味地寵幸太監王振?
是因為太監是他手上最能倚仗的人,也是他最能控制的人,他只能依靠太監與文官們抗衡,但是太監們雖然掌握的權力來自皇帝的賜予,會隨時收回去,但在他們掌握權力的時候,在他們還可以與文官抗衡之際,皇帝就必須依賴他們。
他們手中的那點權力就可以用來蒙蔽圣聽,于是便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皇爺爺您難道希望這種事情真的在歷史重演一遍嗎?夫君來到了咱們大明,便是咱們大明莫大的機會,那便說明了如今的大明王朝真的需要改變,而且是真的需要從底層開始改變。
就如同夫君說的那樣,丞相制度是必須要設立。丞相雖然與皇權抗衡,但是縱觀歷史來看,丞相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有丞相平衡朝臣與皇帝之間的關系,才能使朝堂運轉得更加順暢,這不比倚仗那些太監更好嗎?這不比倚仗內閣更好嗎?
內閣依舊可以存在,卻可以成為皇帝的輔助,皇帝的責任是在與丞相互相配合,慢慢積累經驗。
就像一把沙子一樣,握得越緊漏的就越多,您出發點都是為了朱家好,可是您握得太緊了,反而害了咱們老朱家。只有讓大明王朝走得更遠,老朱家才能代代興旺。”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