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里,湯氏更是勸慰:“殿下,咱們就認命吧,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是咱們保命的階段,如果任由這陳寒現在這么對咱們口誅筆伐下去,不用等他到來,咱們就會活生生餓死在這王府里。”
正因為如此,老百姓才敢過來看熱鬧。
而你一個王爺現在做了些什么呢?
魯王沒有辦法,只能一揮手:“開門!”
這種人的死,對他們來講那是天大好事。
而且做下這種事之后,老百姓還不得恨死他,估計糧食什么都不賣給他們。
就這兩項措施,就已經深得民心。
邊上的管家看到魯王如此很是不忍心,“殿下,您真的要去給那些個刁民認錯嗎?”
這個管家也是仗勢欺人之輩,仗著王府的威嚴在外面飛揚跋扈。
即便他的兒子,也是仗著他的權威,橫行霸道,是個紈绔子弟。
魯王身邊的的奴仆們個個都是惡奴。
正所謂什么樣的主子就會養出什么樣的狗。
這幫家伙早就飛揚跋扈慣了,現在聽到外邊這些個百姓居然敢圍攻王府,雖然沒有實際行動,但這般不尊重,對他們來講就應該要治這些個刁民一個罪過。
可聽湯氏跟魯王兩個人在這里討論的問題,是要出去跟這些個刁民認錯,這讓管家很不解,同時心里面更是生出了一絲危機感。
如果王爺殿下都被迫認錯了的話,今后肯定是要改,怎么改?
那就是要把這些惡奴清通通清理掉,那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給清理掉,這還得了?
他們的生存之道便是飛揚跋扈、無惡不作的王爺,有王爺在前面頂著,他們才能夠無惡不作。
王爺現在要是認慫了,他們還敢無惡不作?
一想到這里,管家都開始勸告起來,“殿下,您要是真跟他們認錯了,今后他們還會把您放在眼里嗎?您可是龍種,是高高在上的,現在居然要跟一幫下賤的平民百姓認錯,這讓老奴感覺實在是羞辱。”
這要是放在平常時候,魯王一定會說,這個管家是忠心耿耿。
可是現在他聽到這個話就總覺得是一種諷刺,“你閉嘴,你知道什么?你以為本王真的想要去道這個歉嗎?本王要不是被逼到這種份上,會做如此下賤之事?要伱多嘴。”
管家被罵的臉色慘白,到了這種程度,他也明白王爺已經被逼到沒辦法的份上,所以他很不理解。
即使這個陳寒非常厲害,可他總歸是一個做臣子的,怎么能把一個王爺逼到這種份上。
他也聽說了,王爺殿下的確做的稍微有那么一點點過分,的確是在搞陳寒這個事上面,做的有那么一點點出格。
可是王爺也是人啊,下邊這些個臣子,那不是應該的嗎?這有什么好怨恨的,這是他所不理解的。
可是魯王卻沒有管他,而是大踏步的出去,當王府的中門被打開,百姓們立刻站了起來。
中門只能是王爺出來的時候才會開,老百姓們雖然現在想要看熱鬧,但多少還是有些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