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因為北邊越來越冷,沒辦法活下去,想要明朝賞碗飯吃。
但又害怕明朝會虧待他們,所以才故意鬧出這么個事情。
讓明朝看看他們的本事,那明朝今后也可以用。
其實就是一句話——要面子。
姚廣孝這么一給他解釋,朱棣心里面就松快多了。
“大師都這么說,本王也覺得是如此,好,立刻將他們所有人就地看押,擇機凱旋,屆時全部帶回北平府周邊。”
朱棣的意思很明顯,這么多騎兵被收歸了大名,那必須得要好好培訓利用,絕不能浪費,這些可都是精銳。
雖說沒有大明的火槍部隊這么厲害,但以后用作其他地方的征伐還是能用的。
不是每一個國家的兵力,都有大明現在這么的強。
這些蒙古騎兵之所以打不過大明,不是因為他們本身不夠強,而是因為大明的火器更強。
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些讓朱棣都沒有想到的事。
朱棣跟姚廣孝張玉朱能在帳篷里面商議事情。
商議什么呢?
主要就是因為,其實他們也知道這一次,之所以科爾沁草原部落全部投降。
不是因為打的有多好,而是他們自己內部之間互相有間隙,甚至互相的利用,才讓大明這一次占盡了便宜。
既然他們是互相的不服氣,并且互相都想致對方于死地。
那就得想一想,要怎么來分化掉這些人。
畢竟五六萬人,不是一股小勢力。
糧草的供應是需要大名來完成的,如此多人的人吃馬嚼,如果讓他們白吃大名的糧食,那豈不是對不起大明的老百姓?
所以絕不能出現那種事。
就必須把他們給利用起來。
但是有一點是,這些人還各自有首領。
他們雖說投降了,但你要是跟他說,從此以后你們的這些首領也跟這些小兵一樣,不允許你們指揮這些小兵,你們自己找個地方愛干嘛干嘛去。
那下邊這些人也會不服氣。
到時候你很難指揮他們。
但如果將將士的指揮權,交給那些首領,大明這邊能放心嗎?
如果這幫蒙古騎兵,就是為了在這冬天里能夠吃上一口飯才投降的
等他們吃飽喝足了之后,春暖花開,又一拍屁股回到草原上怎么辦?
所以必須得讓他們群龍無首。
可現在又找不出好的理由來干掉他們這些首領。
你總不能跟他們說,啊,我們大明這邊不太放心你們這些首領的存在,所以你們去死吧。
這么做的話,那下面五六萬人肯定就造反了,到時候又是一場內亂。
這些人又用不上,還要浪費兵力直接去平叛。
而且這么一干的話,那就真正與草原部落結下了死仇。
今后他們是不會輕易的投降的。
如此一個大難題擺在了朱棣面前,還真有點讓他頭疼。
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得出一個很好的結果。
但沒想到有一件事情的發生卻給他們幾個人瞬間解決了這些麻煩。
原來蒙克和圖哈吉父子兩個人,雖說是最后投降,但是因為他之前是大首領,所以得到的待遇也是很好的。
而剩下那些一個部落首領們,此時已經知道了。
原來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是蒙克和圖哈吉父子兩個。
本來就對他們有巨大的仇恨,現在聚集在了一塊,那大家可都是新仇舊恨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