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了吧,不行了吧,就說過你們這些個享受慣了的文官,根本就受不了什么苦。”
更有百姓在邊上陰陽怪氣的說道,“誰說不是呢,人家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一直都在精神享清福的。
現在要人家跑到這個地方來走路,人家怎么受得了。
哪像我們這些在邊境的,臭老百姓就只能忍受異族韃子的侵略。
也就只有王爺殿下會同情一下我們,而這些文官哪里體會得到我們的苦。”
老百姓們說的那叫一個陰陽怪氣,捏著鼻子說,就是在嘲諷這些文官,不體恤百姓。
更是嘲諷這些文官,一個個的以為自己了不起,要查這個查那個,懷疑這個懷疑那個。
雖然百姓們沒有明說,當然是里邊的文官,可一個個只聽弦音知雅意。
怎么可能會聽不出來,其實全都是在罵他們的。
但是這十二個文官其實感覺非常的委屈。
他們自認為自己來調查北平府這邊的情況,是為了給老百姓們以及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要知道現在北平府這邊的戰爭已經不是北平府自己的戰爭了。
更多的是整個天下的戰爭。
如今東邊在日本國打仗,南邊在中南半島征服其他的國家。
四處打仗,苦的是誰?
苦的就是老百姓。
雖說現在不在自家國境之內打仗,但是賦稅增加,那豈不是害了老百姓?
當然現在還沒有看到這種苗頭。
但是他們這些文官自詡自己可以居安思危,看到更遠的未來。
所以他們覺得不管怎么樣,打仗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得讓我們這些文官出面去與敵國談判。
即便要賠償敵國一點軍費,那也無所謂。
因為那是一個小國小邦,一個個的那都是沒有見過世面的。
給他們一點要飯的錢,又算得了什么。
換來我們不打仗,換來我們老百姓們的賦稅不增加,那就可以。
至于所謂的臉面了,至于所謂的國格了,那都不重要。
所以現在對于老百姓們對他們不理解,他們也覺得特別的委屈。
我們明明是為了你們好。
我們明明是為了讓大明變得更好。
我們明明是為了以后不打仗不讓你們增加賦稅,你們為什么不理解呢?
伱們應該要理解。
他們心里是這么想的。
所以對現在老百姓們對他們沒有一點好眼色,自然覺得相當的委屈。
不得不說這些人還是非常會腦補的。
覺得老百姓就應該理解他們這些苦心。
而不應該因為他們來時調查,就用爛菜葉子臭雞蛋迎接他們。
所以個個是心里有一團怒火在燃燒。
覺得老百姓們真的是不識好歹。
我們這些人才是為你們好。
我們這些人才應該被你們尊重、
應該讓你們把我們給高高的舉起來的,和你們這些個人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