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火槍火炮比我們的射程遠的多,至少遠了一大半。
等靠近了有幾個人能射出箭去?
更重要的是。
如今大明的這些火槍和火炮根本就沒有像之前那些一樣,僅僅只是嚇唬一下騎兵的。
一開始他們也認為,明軍手上的火槍,可能會像元朝時候的突火槍那樣,打一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換彈重新打。
本來他們還抱著,前邊的同伴倒下之后,我們需要給他們報仇的想法。
可沒想到對面的明軍打完之后很快就能開第二槍,這樣的速度讓他們沒有辦法靠近,只能被動挨打,最后只能狼狽逃竄。
聽到蒙古韃子如此的推崇明軍手上的火槍火炮,文官們心里面更加不服氣。
在他們的眼里,那些東西都是奇淫巧技,都是不值得推崇的。
可在戰場上,居然能夠取得如此意想不到的結果。
甚至能讓這些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在提到火槍火炮之時,也露出了深深的忌憚。
這是一種被真正打服了的眼神。
如果明軍但凡在戰場上偷雞取巧了一點點,這些被俘虜的蒙古韃子都不會表現出那樣的乖巧。
現在文官們看到蒙古韃子在俘虜營里是乖乖的聽從指揮,讓他們去做事就做事,讓他們去修鐵路就去修鐵路。
讓他們去運磚石就運磚石,沒有任何的怨言。
這讓文官們感到,既自豪同時心里也很難以接受。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接受了這樣的結果,就證明了現在的武將有更好的能力保衛大明王朝,文官們不需要插手北邊的戰爭。
如此一來,這些文官就失去了很大的主導權。
今后的戰爭就永遠都會讓武將們去完成。
“諸位同僚,你們調查的結果如何?
本官這次調查的實在讓本官驚訝,調查出來不僅沒有作假,反倒還多報了一些戰損比。
按照我們調查的結果來看,這次陣亡在北邊草原上的士兵,只有區區的七十九人而已。
七十九人的陣亡,換來的是殺傷敵軍八九萬,俘虜敵軍十幾萬,這讓誰能相信?”
文官是不愿意去相信的。
接著另一名文官也說道,“根據我們的調查,北平府的百姓在明軍出擊之時,其實就已經非常的主動捐獻糧草。
甚至在燕王殿下帶領大軍北伐之際,老百姓們自發地成立了運送糧草的小隊。
在茫茫的草原,與軍需官們一同,將糧草運送到前線去。
在這個過程里,老百姓完全出于自發,沒有任何人去組織,沒有任何人去催趕。
他們競賽一般的日日夜夜,為北伐大軍運送糧草,保障了北伐不需要擔憂糧草問題。”
說到這里那文官十分動容的說道,“我大明有如此軍心民心,我等原本應該高興才是,卻因為我們文武對立,咱們蒙蔽視聽,不愿意去聽這些。
但這卻是真真實實發生在北平府的事。
我們應該還殿下一個公道,有他這樣的戰神在北平抵擋阻攔南下入侵者,咱們才能夠安枕無憂。”
有一名文官聽到這話很不高興,“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僅冤枉了燕王殿下,現在還要為他樹碑立傳是吧?”
先前說話的那名文官點頭,“反正我是覺得咱們應該慎重行事才是,不應因為文武對立,咱們就捏造假的消息。
一旦行寒了北平府的軍心民心,實在難以想象,下次蒙古韃子再次南下入侵之時,又有誰去抵擋他們?”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