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文官們集體‘反叛’!
文官是徹底被北平府軍民之情給折服的。
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再去抹黑燕王朱棣他們的話,那真的是太沒良心了。
即便是自己對于武將派非常看不起,即便自己對于武將派也想要打壓。
也想著可以鞏固自己文官的威嚴。
但是當他們在看到了這樣的軍民魚水情之后,他們明白再抹黑,良心上會過不去。
老百姓們如此支持大軍出征,將士們如此悍勇不畏死的保衛大明。
如此可歌可泣的精神。
如果自己要在這可歌可泣當中,再臨加一點侮辱,那真的是對自己人格上面的一種羞辱。
即便他們這些文官其實并沒有多少所謂的道德可言,但是在做人方面他們至少還有一點點良心。
知道這種事情做多了會斷子絕孫。
如此可歌可泣的軍民之情應當大力宣傳歌頌才是。
如果自己這個時候還落井下石,無端污蔑,自己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文官終于是明白,不能這般下去。
所以他們即便冒著背叛禮部侍郎的危險。
即便明知道大家是一起來的上命欽差,也依舊沒有昧著良心跟禮部侍郎一起污蔑北平府的將軍。
當他們把原委都給講清楚之后,朱棣、姚廣孝都很佩服這些能夠,以公平公正之心對待武將的文官。
他們很看不起文官,這是文武對立必然的結果。
因為在任何時代文武都很難有個非常和諧的聲音。
畢竟大家的利益不一樣。
武將派們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沒有文官的事。
而如果文官們在背后捅武將帶的刀子不給武將們送糧草,那武將們在前線也根本打不了戰。
甚至因為害怕文官在背后捅刀子,很多武將都不得不在出征之前,屢次向皇帝保證自己不會在戰場上臨陣倒戈,擁兵自重。
因為這都是文官在皇帝面前詆毀武將的借口。
皇帝派幾十萬大軍出征最害怕的,就是武將會臨陣倒戈,擁兵自重,以此為談判條件。
要求皇帝答應武將這個要求那個要求。
因為這種事情在歷史上面發生過非常多次。
所以即便皇帝,也很害怕派出去如此多大軍。
一來是國內運送糧草物資的壓力非常大。
二來又害怕如此多大軍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上。
這個人一旦不忠心一旦反叛,對國家是一種巨大的殺傷力,甚至要比敵人入侵殺傷力還要大。
敵人入侵尚且能夠在國境線上抵擋。
在自家地盤上面有主場優勢。
敵人也不了解地形地況。
但是自家軍隊要是臨陣反叛,對國內的傷害可就大得多。
畢竟他們熟悉地形地貌。
甚至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在軍中有威望。
他們振臂一呼,國境線上的將軍們,有可能就跟著一起反叛。
到時候國家危矣。
也正因為知道皇帝有這樣矛盾的心思,如果文官從中攪和,在皇帝邊上吹一吹亂風。
那么前方作戰的武將們可就危險了。
故而文武對立是在所難免。
因為文官害怕武將立功太多,到時候沒有他們一席之地。
武將又害怕文官會在朝堂當中進讒言,所以自然與文官有所對峙。
也正因為朱棣知道這些,所以對現在文班忽然能夠理解武將的難處表示非常的震驚。
一般來說這些文官都是想盡辦法找武將的茬,讓你沒有辦法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