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想過要煽動百姓們抵觸改革變法。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喬裝改扮,成為一個普通百姓,溜進了百姓當中。
他先是到了北平府的西市。
這里是人流最集中之地。
當開市的鑼聲敲鑼敲響之后,百姓和買賣人都涌進了集市。
此地不僅云集了北平府周邊各種商品。
甚至連北邊蒙古達韃子,西邊山西買賣人,甚至更往西的西域商人,以及那些中東的商人,都來到了此地做買賣。
因為大明現在的開放態度,讓不少買賣人都賺得盆滿缽滿,那當然商機無限。
老百姓們也能夠享受到來自于天南地北,甚至海外的物產。
流連在這樣的市集上面,就連對改革變化看法最為激烈的禮部侍郎,都不禁咯噔了一下。
他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館驛當中沒有出去。
他心里面對北平府的‘刁民’有成見,不愿意去見他們。
每天都是其他同僚到外邊去調查,而他只在館驛當中坐下來分析資料。
有很多同僚調查出來的對改革變法持贊同態度的報告,他都棄之如敝履。
但現在到了市集上,他才真正感受到,這里的百姓生活的似乎還挺好。
一有這種想法,他馬上搖頭否定絕對是假象,一定是假的。
百姓看上去生活得很好,但其實受著高額的賦稅的影響,肯定過得不如意。
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人,他們交那么高的賦稅還賺什么錢?
賺不到錢誰愿意支持改革變法。
于是有這種念頭之后,他直接來到了一戶買賣家。
先是進去挑肥揀瘦的買了一點東西。
接著由于他是今天第一個給老板開張的,所以跟老板聊起了天。
“掌柜的,您現在覺得朝廷如此高的賦稅之下,您還有利潤可以賺嗎?
現在我聽說可是提高了十幾倍的賦稅,是我的話早就關門大吉,誰愿意把辛辛苦苦掙了的錢都交給朝廷。”
一說這話,掌柜的波動算盤的手停了下來,看向了禮部侍郎,”我說這位老爺子,您是不是才從鄉下出來呀,都不知道外面的世道到底是怎么樣的?”
被這么一說,禮部侍郎立刻是尷尬起來。
“掌柜的您這話是怎么說?”
那掌柜的把算盤珠子撥到原處,然后啪啦啪幾下歸位,就開始給他上起課了,“這位老爺子,您可能真的是不知道外面已經天翻地覆了。
這兩三年來我們這些做買賣的人,可是因為國公爺的改革變化變生意是越來越好。
至于你說的交了十幾倍的賦稅,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知不知道我們現在做買賣的人不在被朝廷歧視,不再被百姓歧視,可以到處去做買賣。
這利潤比之前高了五十倍上百倍,相較于那些利潤交的這點付出算得了什么呀?
老爺子,您可真是孤陋寡聞了。”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