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所制定的目標絕不僅僅只是我個人要求。
達到的完全是根據當地的稅務稽查司和寶鈔都提舉司,調查的經濟情況,要求他們完成的額度。
他們不可能完成不了,他們也不可能有做假的可能性。
畢竟寶鈔都提舉司、稅務稽查司、當地衙門三方的利益不同,訴求不同。
他們之間會形成互相制衡的運作方式。
他們三方要想共同作弊,犧牲的一定會是三方的利益。
如此以來,他們自己也不想合作,也合作不來。
通過稅務稽查司和寶鈔都提舉司調查的情況,結合本地的經濟發展,然后再制定完善合適的績效額度,讓官員們既能夠完成,同時又是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的。
完成之后有獎勵,完不成之后有懲罰。
獎勵有上升通道有金錢獎勵,甚至還有榮譽獎勵,多方并舉,使官員們在自我監督的環境下面,對自己所做出的工作負責,這才是考成法、還有多項措施并舉實行的真正作用。
而絕不僅僅只是靠人,靠的是制度,靠的是律法,靠的是激勵。
人這種東西是最不能夠相信的。
尤其是有感情有私心的人。
如果沒有各種激勵制度在后邊推著,沒人能做出有效的改變。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這種東西私心太多。
不管在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事,總是以私心為主。
而現在陳寒用口考成法,用各種監督機制來監督這些人。
就是為了讓這些人按照既定的方針去執行。
讓他們按照所有已經制定好的各種制度去執行。
而這些制度又是靈活多變的。
絕不僅僅只是一拍腦門就制定出來的。
絕不僅僅只是在京城看著這些數據報告制定出來的。
而是結合當地的情況來制定。
雖然這有時候看上去很機械。
但這卻是最好的方式。
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人情世故這方面太多。
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人情世故。
沒有嚴格的考成制度去要求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亂來。
現在還是大明的皇權比較盛行的時候,這要是放到今后皇權旁落之時,那文官的權力就更大。
那時候他們才不會管理環境說的是什么?
很多時候皇帝的命運連京城都出不了。
下面這些個有錢人地主階層們就已經聯合起來,把所有的命令按照他們的想法給消化掉。
最以后什么都抓不住,最后就只能妥協一遍又一遍的妥協。
嘉靖皇帝那么聰明的一個人,最后還不就是只能一遍一遍的妥協。
最后一個人煉丹躲在皇宮里不出來,是因為什么?
累了。
陳寒就是要阻攔這種事情發生,一定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