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發銀子,給每個百姓都發銀子!!
現在其實已經有一點苗頭了。
比如在北平府,百姓們之所以愿意參與進來。
之所以會為朱棣他們打抱不平,不正是由于百姓們參與進來了嗎?
不正是因為百姓們也知道,這樣的好日子必須得要通過自己的手去守護。
必須得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夠把游牧民族給趕走。
他們之所以愿意拿出自己家里邊的余糧送給將士們吃。
想讓將士們可以吃得飽穿得暖,能夠填飽肚子去打那些游牧民族。
就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跟游牧民族是勢不兩立的。
讓那些個異族韃子進入到了中原的話,那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自己。
于是乎老百姓們紛紛加入其中。
等到朱棣他們帶著士兵贏了這場戰爭之后,老百姓們跟著開心。
就好像自己打了大勝仗一樣。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
其實自古以來不管是哪一次作戰,尤其是往北邊打仗。
當地的老百姓都要承受嚴非常嚴重的賦稅。
他們非常不愿意讓朝廷去打仗。
因為一旦打仗受苦的是他們。
甚至一旦戰場就在自家附近的話,可能還會卷入其中,最后弄個生死不明的下場。
可是這一次卻一反常態,老百姓們居然支持朱棣他們去作戰。
甚至還主動拿出了自家的糧食給將士們吃。
甚至還有不少的老百姓自發的成立運輸隊伍往北方運送糧草。
這是為什么?
就因為這些個百姓有一點覺醒的苗頭。
他們知道一旦大明的軍隊打輸了,他們也會跟著受苦受難。
與其如此還不如主動出擊主動幫忙。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改革變化。
讓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們越發的珍惜這樣的日子。
老百姓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去珍惜這樣的好日子。
也解釋不清楚自己這么驕傲的原因所在。
但是陳寒卻能幫助他們解釋。
因為老百姓們的日子變好了。
他們希望將士們能夠好好的守護住自己的好日子。
甚至希望大明的戰士能贏。
他們的參與感在于,他們給大明的將士送去了很多的糧草。
他們的參與感在于,親自見證了大明的價值是出征。
甚至他們的參與感來自于,他們親自將糧草運送到了前線去。
幫助了大明的將士們贏得這場戰爭,他們覺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這就是參與感。
這就是民族自豪感。
這就是民族覺醒的小小基石。
所以陳寒其實一直都有個想法。
那就是不僅要鼓舞這一次打了大勝仗的戰士們。
更要鼓勵一下這次參與到這次作戰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