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宗室被殺掉,大量的朱家人被當作豬羊一樣被改掉。
divcss=contentadv甚至到最后,都不得不改名換姓才得以逃生。
要真是那樣的命運,那還不如讓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下去。
即便到最后百姓民族覺醒,最后要跟百姓一同治理天下,老朱家或許還能夠得一個善終,不至于被宰殺。
甚至老百姓可能還會反過頭來感激老朱家的明朝,給他們提供了長治久安的環境。
就連太子朱標也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這話太對。
如果沒有改革變法,老百姓們沒有民族覺醒,兩百多年后,滿清入關滅掉大明屆時老朱家的子孫,個個被宰殺。
那樣的命運好像還不如,千百年之后老朱家不當皇帝,卻被百姓的銘記。”
父子兩個人都有這樣的覺悟是最好的。
他們也想的很清楚。
與其到最后,明朝的子孫們被清朝人殺得一干二凈,死傷慘重。
還不如最后老百姓感激老朱家的人。
就算最后不能當皇帝,相信百姓們也會善待老朱家。
這總好過背一個罵名好。
想透了這一點后,老朱和太子朱標都很支持陳寒的改革變法。
要深入下去,深入到每個人都能夠覺醒起來為止。
其實陳寒的改革變法,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教育改革。
讓老百姓們明白漢人的驕傲。
同時讓老百姓們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個新的認知。
讓老百姓們知道。
原來朝廷不僅僅是那些士大夫的朝廷。
朝廷還是我們這些百姓們的朝廷。
既然朝廷是我們百姓們的朝廷。
我們就應該有說話的權利。
到那時候真正的改革變法就達成了目的。
到那時候明朝朝廷將會走向真正的強大。
一想到今后大明王朝能夠按照自己所設想的這么走下去,陳寒還是挺欣慰的。
接下來太子朱標說道:“那你對禮部侍郎這份奏章有什么看法?”
陳寒立刻回答,“如果他僅僅只是發發牢騷,沒有其他的舉動,那便當他是在放屁。
還要看一看其他人的奏章,是否如他所說那樣。
其他人的這張如果看到了北平府現在改革變法的好處。
看到了改革變法在軍中的作用。
看到了燕王殿下他們真的憑借,幾十個人的損傷,就將成百上千萬的異族韃子給滅掉。
那咱們就不當回事,把他輕輕放過也就是。
畢竟得允許不同的聲音,總不能一言堂。
可如果他依舊上竄下跳,依舊挑撥是非,這種人留他不得。”
陳寒在大明呆久了之后也感染上了一些殺伐之氣。
他們很明白,有些人的確不值得同情。
就像這個禮部侍郎。
明明看到了改革變法的好處,可為了一己之私,依舊想著要污蔑抹黑。
對這種不愿意公平公正說話的人,陳寒從來都不會手軟。
畢竟自己所在的時代是明朝,而不是自己所在的那個時代。
環境是會改變很多人的,包括他自己。
朱元璋父子二人看到陳寒的表現后,沒有說什么。
接著就把剩下的這個欽差大臣整理出來的這奏章給陳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