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明與其他的掠奪者不一樣的地方。
大明看中的并不是他們所謂的資源。
并不是他們所謂的一定的市場。
而是在于他們的糧食。
現在他們這個市場根本不值得大明王朝去注意。
因為大明王朝自己的科技也沒有發展到,一定可以掠奪他們的資源的程度。
安南這個地方的資源是什么資源?
可能會是二戰的時候的所謂橡膠石油。
可是現在大明王朝完全沒有辦法用得上這些東西。
除非大明王朝的科技一下子進步了很多,才需要從他們這里掠奪這些化學能源。
但現在大明王朝顯然還不到這種程度,就只能利用這里的農業資源,比如糧食比如農產品。
而這些東西只能依靠老百姓們去種植。
不能直接單方面就從他們的地下挖出來。
所以大明王朝要做的就是建設中南半島。
就是和他們保持良好的關系。
讓中南半島的百姓替大明王朝種糧食,然后獲得寶鈔。
獲得寶鈔之后,大明王朝那邊通過他們的原材料加工成更多商品轉賣給他們,也是一種變相的扶持。
因為他們的技術還不夠到位。
大明王朝的技術已經更加先進,這是另外一種合作。
等到大明王朝真的需要這些化學能源的時候,已經是幾百年之后。
所以現在的安南百姓將大明王朝視作救世主。
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因為大明王朝,的確是給了他們一條新的活路。
甚至連國王都這么認為。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次朝堂會議上面,當有官員提出這個問題來的時候,安南國王就知道如何去反駁這些人。
而非常巧合的是,這一次夏元吉由于要到新征服的三弗齊和滿者伯夷國。去當總督。
所以他路過安南的時候,就被安南的國王盛情的招待。
畢竟說不定今后大明王朝的中南半島總督,就會變成夏元吉。
于是為了給這位未來的總督大人,留下一個非常好的陰印像。
安南國王立刻是將他邀請到了朝廷。
而這個時候剛好碰上了一次相當于外交事件一樣的辯論。
有些個老牌的地主、大財閥的代理人在朝堂上面開始宣揚大明威脅論。
其實在夏元吉來中南半島的路上,他就已經知道中南半島上有些國家會發生這些事情。
作為改革變法的左膀右臂。
作為陳寒的得力助手和好友。
很多人都知道夏元吉在與陳寒的改革變法的路上面,一起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波折。
中南半島上的那些一個國家的老百姓也好,大臣也罷。
其實對于夏元吉的名字并不陌生。
但是對于夏元吉的作為,其實他們知道的還挺少。
只知道這個夏元吉與大明那位鼎鼎大明的國公爺,是堅定的盟友。
是一起搞改革變法的元老。
所以當然大家都尊重夏元吉。
而夏元吉這一次來也是為了宣揚一下,他治理三弗齊和滿者伯夷國的一些政策。
相當于給中南半島上很多國家吃一顆定心丸。
告訴他們自己來,絕不是單純的為了讓中南半島上這些國家害怕畏懼的。
朝會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有幾位大臣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