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百姓們過度依賴于大明的話,那么今后就離不開大明離不開大明。大明就相當于在實質上已經統治了整個安南國。
這樣的辦法讓阮瓚非常的佩服。
因為在這種體制之下,不管安南國想要怎么掙扎都不可能。
在這種環境之下,不管安南國是怎么想都會被大明給束縛住,這就是大明最厲害的手段。
也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阮瓚既想著讓自己得到實惠的同時,也讓安南國能夠擺脫了大明的控制。
于是他找到了這些個所謂的死黨一起來做這件事情,只是沒有想到一下就失敗了。
自己派出去的刺客居然被人家輕易的給抓住了,他失敗了,他失敗在于沒有像大明這樣強大的國力。
甚至他在想,如果自己擁有大明一樣的實力的話,他一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甚至可以直接推翻的了整個大明。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自己只能是螳臂當車。
他笑起來,笑得非常的狂放,笑的讓國王對他都非常的厭惡。
曾經他與國王的關系非常的融洽,只是現在為了點利益兩個人終于走到了對立面。
甚至阮瓚看一下了國王,像對自己說又像是對國王說:“陛下,您可曾想過有朝一日咱們君臣之間也會走到這個程度?
您可曾想過,曾經微臣在您面前出謀劃策,讓您登上了如今這個位置?
您可曾想過,曾經為了您這個王位,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
估計您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吧。”
一說到這里國王都低下了頭去。
當初要不是有阮瓚他們這些人物的話,估計自己也很難奪得王位。
當初的陳朝雖說也陷入到了腐敗當中,陳朝的末代國王是個驕奢淫逸之人。
甚至他為了自己的享受,能夠出賣國家利益,在與四邊小國作戰的過程當中,屢屢割地賠款,他自己醉生夢死,這引起了許多人的反對。
在反對他的人當中就有自己一個,可當初的自己還只是個統兵作戰的統帥。
在京城當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羽翼,在這個過程里邊,阮瓚主動投到了自己的帳下,為自己出謀劃策。
不僅迅速地拉攏了一批反對國王的勢力,更是將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了一個可以帶著整個安南走向光明未來的有才之人。
甚至一步一步為自己造勢,一步一步為自己拉攏了更多的人才。
在他們這批老臣的鼓舞之下,自己才能夠一步一步的走上這個位置。
說實話沒有他們的話就沒有今天的自己,他很感激以阮瓚為主的這些人。
尤其是丞相。
那位丞相也與自己一同走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可是為了改革變法,為了能夠與大明合作,他只能那么做。
他只能背叛曾經的盟友,只能對曾經那些個被自己許諾過,要共同富貴的人下手,因為他不能讓這些人拖慢了安南的腳步。
即便那些人都在誤會自己是在賣國求榮,即便那些人都在誤會自己貪圖那一點利益,他也必須這么做。
但其實國王也想說你們這些人都錯了,如果大明真的想要吞并掉我們的話,不至于到現在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