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把大明的戲曲、、演義等等,搬到此地來刊印發售,這樣就拓展了他們的生意。
而有這些文化知識的傳播,則可以完全將大明的生活習慣以及三觀、文化內核進行滲透。
而那時候才能真正起到了一點一滴對安南國進行統治的作用,這種軟刀子下來才是真正最為要命的。
看到了這一點之后,夏元吉十分欣慰,因為這種入侵其實即便大明王朝本地人都沒有察覺到他們。
也不知道這就叫文化入侵,他們也不知道因為他們的做生意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安南國的百姓,將會被大明王朝的文化給同化掉,這就是強勢文化對落后文化的碾壓。
連南康侯這些人都根本看不出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夏元吉卻能夠看出來。
因為夏元吉在何陳寒議論這些事情的時候,陳寒就一直在跟他講這些。
陳寒一直都在跟他強調大明要強大,必須得要在文化上面強大起來。
文化是把軟刀子,它的入侵可以使另外一個國度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大明王朝的擁躉。
唯有那個時候才能夠真正彰顯大明的強大,軍力上的強大,它只是表現在表面之上,而文化的強大才是真正內里的強大。
當你文化非常強大之時,你振臂一呼,會有無數人愿意跟隨著你,會有無數人信仰你。
而伱的軍力強大之后,大家只會忌憚你,只會提防著你。
現在安南國就是在不知不覺當中,被大明帶著往前走,甚至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如今即便只是一個貿易中轉站,就已經讓安南國內部開始分裂。
有部分人堅持要自己做主,但是更多的人在看到了大明,在前邊替他們拉著車往前走之后,下意識的就跟上趟了。
從此他們不愿意自己費力在前邊拉車,而這種慣性的跟隨,也會影響到他們思維的慣性。
今后大明說什么他們都會來一個慣性滑坡,都會跟著大明的角度往前邁步。
到了那個時候,即便安南國想要有自己自主的機會都不可能有。
這不比直接出動大軍去滅了他們來的省力嗎?
這不比埋下那么多禍根來的要好嗎?
如今的大明需要的是,不斷的有產糧之地替大明提供糧食,而不是出現一個又一個的仇家,所以夏元吉在看到周邊情況之后非常欣慰,至少自己和陳寒的第一步行動已經完全成功了。
夏元吉跟隨南康侯來到了貿易中轉站,第一批來到此地的那些。工匠學子,也在這個時候通通來到了夏元吉面前。
當初他們下南洋之時,就在廣東受到了夏元吉的鼓舞。
夏元吉希望他們來到安南之后,能夠發揮自己所長,幫助貿易中轉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