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這里邊的有些武將,其實和之前那些駐扎在此地的官員沒什么兩樣。
他們內心深處其實也不認可安南國當地的百姓和土地。
甚至有一種念頭,那就是何必對他們好呢,直接武力征服,不服氣殺,殺到他們服氣為止。
然而聽完了夏元吉的這番話之后,他們才明白。
當初中原王朝也是這么干的,可是到如今安南國還不是建國了。
安南國還不是與大明王朝離得越來越遠了,這就說明武力征服有的時候未必有用。
夏元吉看到下面這些人愿意聽自己說話了之后,再次提高了嗓門說道,“所以咱們大明這次重返安南國,就不能重蹈覆轍。
有一點其實對咱們大明現在來講是有利的,那便是即便當地的風俗與中原王朝大有區別,但是文字是一樣的。
尊重儒家學說這一點是一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是一樣的,區別在何處區別在于普通百姓。”
夏元吉這么一說,官員們也好,武將們也罷,甚至大明工程學院的學子們都是很認同夏元吉說的這個。
他們來到安能國之后發現,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同樣的文字,話不一定全部聽得懂,但是寫出來都差不多。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與安南國人的交流無需找翻譯,可以手寫,大家就都能理解對方的意思。
差別在于當地的百姓,不識文字的那些人很難搞定。
夏元吉繼續說道,“咱們現在要搞定的就是這些普通百姓與大明的百姓一樣。此地的百姓也要吃喝拉撒,也希望有明主。
他們不在乎頭頂上的君王是誰,只在乎誰給他們飯吃。大明現在在安南國的基礎就很好。
咱們給他們修路,咱們買他們的糧食,咱們收購他們的土特產,他們認可大明。這還不夠,咱們要深入的講大明的忠誠義氣,感恩戴德這些理念,深入到他們的民間去。
如何做呢?
就像咱們剛才所議論的那樣,既然無法通過文字傳播,那便通過戲曲、說書來傳播。
甚至可以上一些手段。
就比如在與安南國商人做買賣的過程當中,對那些主動學習大明官話的商人,提高他們的待遇,多給一成利,以利相誘。
這樣一來,學大明官話的人就會趨之若鶩,要讓大明官話,在安南國形成一種形而上的意識。”
要不怎么說夏元吉他是個搞政治的人呢,搞這一套的人就非常明白,要如何才能將思想傳播下去。
沒有那么高大上,其實就是從吃喝拉撒下手。
就是要讓一種固定的理念,深入到某一群體的腦海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