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親孫子居然是叛徒!!
正是預見到這樣的結局,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凝重。
盡管此前,他們對國內的種種不滿,對國王推行的新政心懷怨言,認為那剝奪了他們的部分利益。
但細細思量,損失的不過是利益的一小部分,最后受益更大的還是自己。
然而,當大明帝國逐漸逼近,他們意識到,不僅無法再像以往那樣占據優勢,反而可能面臨比國王新政更為嚴苛的變革,這讓他們難以接受。
此刻,他們深感自己仿佛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尤其是那些曾試圖與大明海軍接觸的人,更是懊悔不已。
他們悔恨沒有把握住與海盜合作的機會,反而讓海盜的行蹤暴露給了大明海軍,導致海盜被剿滅,自己也因此受到牽連,整個三弗齊陷入了危機。
恰在此時,滿者伯夷國又趁虛而入,意圖吞并三弗齊。三弗齊在腹背受敵、難以招架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與大明海軍合作,以求自保。
回想起過去,他們與大將軍聯手,掌握著三萬精銳部隊,使得國王無法輕易調動軍隊,這才讓邊境迅速被滿者伯夷國軍隊攻占。
最終,三弗齊不得不向大明海軍求援。
可大明海軍的意圖遠不止于此,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三弗齊的一個港口,而是整個三弗齊。
如今,他們的目標已然達成,僅憑五千海軍就成功占領了整個三弗齊,這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原本,大明海軍的迅速占領并非輕而易舉,實則因三弗齊自食其果,將自身軍隊削弱至不堪一擊。
在與滿者伯夷國的戰爭中,三弗齊不僅損失了大量精銳士兵,更因多年無戰事磨礪,士兵們變得疲軟,手握武器卻怯于沖鋒,昔日的精銳之師已蕩然無存,甚至成為笑柄。
相比之下,滿者伯夷國軍隊雖人數不占優勢,但長期抗擊海盜,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且士氣高昂,不畏生死。
反觀三弗齊軍隊,長期受海盜“保護”,疏于訓練,更滋生了吃喝嫖賭的惡習,這樣的軍隊自然無法應戰。
面對滿者伯夷國這樣的小國,三弗齊軍隊竟也一敗涂地,不僅顏面盡失,更讓大明海軍窺見了其虛弱的本質,從而毫無顧忌地展開了占領行動。
三弗齊的實力暴露無遺,卻仍幻想獲得尊重,這無疑是天方夜譚。當大明海軍順利占領三弗齊時,竟無一人敢于阻撓,這一幕幕讓三弗齊的老臣們心灰意冷。
回程的馬車上,這些老臣們面如死灰,即便無需言語交流,也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沉重。他們所籌劃的“復國運動”尚未啟動,便已宣告破產。
原來,大明的錦衣衛早已滲透至他們之中,任何計劃都逃不過對方的眼睛。
這種無形的威脅,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將他們的所有想法扼殺于搖籃之中。
一想到這里,那為首的老者便深感懊悔,心中暗道:“若早知今日之局,當初又何必阻攔國王的改革呢?”
他們曾細細盤算過,即便國王推行改革,減輕百姓負擔,轉而讓富商與大家族承擔更多稅負,對他們而言,實則并無大礙。
畢竟,他們的正規生意本就寥寥,真正讓他們財源廣進的是走私貿易帶來的暴利。這些暴利,即便是再多交幾十年的稅,對他們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
更何況,當年與海盜的交易,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海盜們劫掠而來的金銀財寶,他們并不懂得珍惜,與這些海盜做交易,無異于空手套白狼。
一堆堆的金銀珠寶,只需些許糧食便能輕松換取,其利潤之豐厚,可想而知。
因此,那些年,與海盜合作的他們,無不賺得盆滿缽滿,每一個參與者都受益匪淺。
而那些海盜,尤其是以南洋為據點的陳祖義一伙,更是富得流油。
他們橫行霸道,搶劫所得無數,卻不懂儲蓄之道。三弗齊領地若能與這樣的海盜合作,定能賺得更多。
想當年,上層貴族們哪一個不是因此腰纏萬貫,府邸裝修得富麗堂皇,家中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然而,如今再回首,老者不禁感慨萬千。
他深知與海盜之間的緊密關系,曾是三弗齊繁榮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