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日里都不敢跟官員私底下說什么悄悄話,尤其不敢妄議朝政,因為一旦妄議朝政,很可能第二天就會有錦衣衛請你去喝茶。
藍玉如果是在大明的話,是絕對不敢這么明目張膽的跟一位錦衣衛的指揮僉事這么說話的。
但是這里是三弗齊,他也就發發牢騷,其實也有開玩笑的意思。
但是指揮僉事可不會這么認為,玩笑和牢騷其實就代表著平日里對錦衣衛的不滿。
但錦衣衛為什么要被派到這里,指揮僉事很明白。
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如果沒有約束的話,這些將領在外面胡作非為怎么辦?
所以必須要有監督,錦衣衛就是來監督這些將領的。
藍玉和王弼聽到指揮僉事這么說話,臉上也是一僵。
別看他們在軍隊當中身居高位,但在面對錦衣衛的時候還是不敢太過放肆。
因為這些錦衣衛是真正的親命欽差,是皇帝的眼睛跟耳朵,他們到哪都有隨時匯報的特權。
但也有人一定會問,難道這些錦衣衛就不可以背叛,就不可以收受賄賂,然后胡亂編排?
可以的。
但要想明白一點,如今這些錦衣衛之所以高官厚祿,之所以封妻蔭子,在于皇帝的權威,而不在于百官的信任。
他們不屬于跟百官一樣的晉升渠道,即便跟官員關系再好,也沒有哪個官員敢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跟皇帝說。
您該升那位錦衣衛百戶為千戶。
一旦說出這種話,那那位百戶跟這位官員都會有危險。
皇帝是最忌諱有官員,居然敢跟宮里的錦衣衛勾結的。
于是藍玉也只能陪著笑臉說道:“跟你玩笑玩笑都聽不出來,可見你這家伙平日里是個多無趣之人,你的手下應當也不太敢跟你開這種玩笑吧。”
指揮僉事當然也是個敞亮人,話說到這里也就類似于點到為止了,于是笑一笑,“大帥所言不差,憑日屬下人緣還真不是太好。
所以遇到了像盜賊那樣江湖人,有時候也難免跟他多聊幾句。”
聽到藍玉王弼跟指揮僉事之間的對話,夏元吉始終沒有說話。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其實錦衣衛在此地監視著藍玉和王弼的力度,遠不如自己的力度那么大。
在皇帝的眼中,統帥想要造反,如果不跟文官相結合是很難成功的。
夏元吉來到此地,在一定程度上,重要程度要高過于藍玉跟王弼。
也正因為年紀輕輕的,夏元吉掌握了這么重要的權利,所以錦衣衛在此地的任務,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防止夏元吉割據一方。
一旦夏元吉有這種苗頭,指揮僉事就得聯合藍玉跟王弼剿滅。
所以別看此時夏元吉藍玉跟指揮僉事一團和氣,其實有點類似文武對立,有點類似監督與被監督者。
這種微妙的和諧,在大明的官場上是十分平常。
但也正因為這種平常,才能讓三方之間在三弗齊這片土地上可以和諧相處,可以共謀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