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家里面還有嗷嗷待哺的妻兒老小,自己要是不干的話,可能就會有人餓死。
也有人會講,那你們就不能去換一個行業嗎?
也行啊,你有那么多時間嗎?
人生在世短短的三四十年為了活命,你就只能選一樣去干,畢竟那個時代的人的壽命都是非常短暫的。
一想到這里有不少的工匠就非常委屈的,別過頭去,他們是堂堂男子漢一家之主。
上有老下有小,就只能是將這些委屈都吞下去。
沒有人會去理解他們,也不需要有人理解。
只是偶爾有人真正的說出了一些理解他們的話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非常的委屈。
他們也會心酸,畢竟都是人,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情。
然而這就是現實社會,沒有人會去同情你干的那些事。
別人只會看到所有人在這種時候所付出的和所得到的。
你付出了太多,得到的太少,那么你就是低賤之人。
至于你的貢獻,誰會去看?
別人只會看到紙面上的那些所謂的成就。
而成就在很多時候是什么來決定的?
不是你的付出,不是你的勞動,不是你的心血和汗水,而是別人的巴結以及你手上所得到的權和錢。
不管你是做生意也好還是當官也罷,你總能抓住一樣錢或者權。
抓住了其中一樣,你的生活都能夠擺脫被人家所歧視的命運。
而如果一樣都抓不住,那對不起你就只能忍受別人對你的不理解,對你的歧視,這就是現實。
而這樣的現實其實并不是一定正確的。
因為古代的人沒有辦法了解工匠在每一次改革過程當中所取得的成就,他們所推動的是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
沒有人會去給他們記載,沒有人會去為他們歌功頌德。
就算是四大發明那樣的成就,可是除了造紙術和印刷術之外,其余的似乎并沒有真正去記錄他們到底是誰發明出來的。
人可以直接將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就使用,可是不會去記載這東西到底是怎么來的。
不會有人會去記錄那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和代價,也沒有人會去想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得到一些榮譽。
沒有。
實用主義永遠都是這樣,這就是這些工匠們的悲。
而百戶看到了那些工匠的悲哀,有的時候還真的就是非常的同情。
因為其實一開始他們家就是匠戶,只是后來抓壯丁一樣的將他的父親抓著去當兵。
他的父親在戰場上立了一點功勞,至此他們家才改了戶籍。
可是之前他們可是清清楚楚的記著,從小家里的生活就不好……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