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因為社會上的那些個傳聞,甚至可能是某些人的一兩句話。
比如說某個村里面有地位的讀書人說。
世間最低賤的可能就是那些工匠。
因為那些工匠低頭哈腰的去做那些別人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通溝的臟亂差。
比如修墻的每天可能要面臨生與死的考驗。
比如那些木匠一輩子吭哧吭哧的打柜子,可自家里面卻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
比如那些篾匠,一輩子做了那么多竹器,那么多好的漆器,可是有一件是他自己敢用的嗎?
可能這種印象深入到了之后,就會不少人覺得的確是這樣。
那些個工匠一個個的這么的低賤的,確實是不如我們。
其實有的時候是一種代償心理。
某些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已經非常的苦哈哈,還要被人家給折磨。
官府收稅,鄰居看不起,可能那些讀書人也要過來踩一腳。
他們非常的自卑,然而當有人告訴他們原來工匠要比他們還要低賤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覺得。
是啊,我至少要比那些工匠要好一點。
那些工匠那么低賤,怎么比得上我們呢?
久而久之,這種心里面就會產生所謂的補償。
因為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好就用這種想法來補償一下。
這種想法其實是挺可恨的,但是卻能夠讓某些一個百姓心里面平衡一點,不至于痛苦到要自殺也。
正因為有這種想法在社會上普遍存在,才會讓原本大家都覺得如果真正有工匠到自己家來,一定會好吃好喝好招待不會瞧不起,但一出門卻會瞧不起工匠,風氣就在于此。
當然這就苦了那些個工匠了,其實這些工匠自己本身也在這種風氣之下,對自己的工作不認可。
很多工匠都會非常自卑的說道,要不是為了這點錢財,為了養活一家老小,誰會去干這么卑賤的事情。
很多工匠汽車手藝非常的好,但是就因為這些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風氣,導致他們抬不起頭來。
原本他們通過勤勞的雙手獲得了該有的財富,卻不敢大手大腳。
因為一旦你花了這些錢,你一旦被人看到了,就會有些人指指尖尖說這么低賤的工匠,你有什么資格花錢大手大腳,你就應該苦哈哈的,你就應該低賤的很。
在如此風氣影響之下,有不少的工匠心理上是非常不平衡的。
但是他們卻又沒有辦法。
而如今王大海卻說出了他們的心聲,他們更加想要知道明朝的那些工匠,到底可以珍貴到何種程度。
這樣他們心里面也會跟普通百姓一樣有一種代償心理。
心里也會想到原來人家那邊的工匠可以這么好。
原來人家那邊的工匠居然可以過得這么有尊嚴,這樣心里面其實相對好受一點。
而王大海就是要讓這種想法深入到老百姓的心目當中。
就是要讓他們可以知道原來明朝那邊的工匠,比你們的日子過得要好得多。
于是王大海繼續說道,“可是在我們明朝工匠的第一位就不是這樣了。
尤其是那些進入到了大明工程學院的工匠們,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舒服。
為什么呢?
首先有一點是你們根本就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