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么說呢?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如今他們聽說了大明王朝來這里之后,馬上就要設立所謂的私塾。
以后有了私塾就可以有更多的小孩,可以進入到私塾當中去讀書。
那些個讀書人剛才說,能不能將他們跟普通的老百姓的孩子分開來教導。
就是害怕有老百姓的小孩跟他們進行競爭,他們害怕競爭不過。
而老百姓們其實也是這么想的。
他們更害怕自己的子孫競爭不過這些讀書人。
他們不知道讀書人所學的那些個所謂的圣賢書,其實根本就不是從明朝那邊過來的。
根本就是二道販子手中的那一點粗淺的書籍,根本不可能跟人家明朝那邊的書籍相比較。
可是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只知道他們是讀書的,他們本身就擁有更多的優勢。
如果跟自己的子孫相較起來,人家的優勢更盛。
所以他們更加害怕,如果現在能夠將這些讀書人都樹立成對立面的話,就會有更多的人排斥這些讀書人,就會有更多的人希望這些讀書人能夠從此消失掉。
這樣一來的話那么讀書,就成為了今后老百姓家的子子孫孫的特權。
那樣一來豈不就讓自己沒有了那么多的競爭者,讓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所以說這些個老百姓其實也不是那么簡簡單單的人物,他們一個個的也精明的很。
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提出來,把這些讀書人一個個樹立成反面。
也是因為聽到明朝馬上就要來這里設立所謂的私塾,然后讓今后當官的人從私塾當中出來。
如此一來自己今后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并且壟斷了當官的特權之后,他們就能夠和之前的那些個當官的一樣為非作歹,甚至作奸犯科。
別看現在這些老百姓們好像多么的討厭那些當官的,但是這里邊有不少的老百姓,哪一天不是在夢想著要成為那樣的當官的。
他們哪一天不是想著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成為了當官的話,可不可以跟人家一樣那樣的風光無限。
其實他們從來都是嫉妒那些當官的,只不過是自己不能當官而已。
一旦當上了官員的話,他們的某些行為將會比以前那些當官的可能會更加惡劣。
劉百戶和王大海兩個人都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從現在就可以看得出來,自己的老百姓,一個個的因為被那些當官的那些讀書人壓榨過。
所以他們早就對那些當官的的那種特權特別的羨慕。
別說這里的老百姓就算是明朝的那些老百姓,哪一個又能夠抵擋得了當官的誘惑呢?
沒有。
沒有一個。
所以劉百戶就說道,“你看到了吧,那些老百姓也不簡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