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戰火的洗禮,讓這些個南洋小國俯首稱臣的話,南洋各小國只會把大明王朝當作冤大頭,這就是翻譯所看到的真情實況。
也正因此所以翻譯在聽說了,大明海軍殺到了南洋各小國之時,他主動請纓成為了海軍的一名翻譯。
他要做的不僅僅是將本地土著語言翻譯給海軍和錦衣衛聽,更要給錦衣衛和海軍提供一些了解當地風俗情況的報告。
而今天劉百戶和王大海兩個人在聽完了翻譯的這些話后,也是恍然大悟。
他們兩個想的雖然并沒有趨于一致,但多少還是有點天真。
劉百戶想的是既然我們已經把你們這個地方給占領了,不管我們用嚴格手段還是用溫和手段,你們都必須得要配合,別打什么歪主意。
王大海想的更簡單,他以為這里的老百姓跟大明王朝的老百姓是差不多的,并不會去管上面官府們到底是怎么算計的。
只要有口飯吃,他們就能活下去。
可是王大海根本沒有想過,在這么一個小國當中,其實這些小國早就已經活出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
他們并不依靠所謂的強者,他們只是利用強者。
就像曼陀羅城這座城池的老百姓,看到劉百戶他們帶過來的那名軍醫如此之厲害,想到的就是讓那個軍醫給自家人治病。
至于軍醫要治這么多人是不是會累壞,他們是不管的,反正他們就一條。
你們既然征服了我們,你們既然這么厲害,那么讓我們享受一下你們的服務,那是應該的吧。
照這種趨勢下去,很快就會發生像翻譯所說的,那這里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他們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如果你能一直給他們付出給他們服務,他們當了樂得其成,他們當然愿意幫助大明王朝。
可是有一天如果大明王朝沒有辦法提供這么多的時候,他們翻臉就會不認人。
因為這群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是非觀念,他們就只知道所謂的索取。
他們就只知道薅住一根羊毛就必須得要全部薅完,才算是結束。
所以說其實劉百戶和王大海兩個人都想錯了,這里的老百姓根本就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淳樸。
甚至他們的小心眼之多,要比中原王朝的百姓還更勝一籌。
中原百姓們其實最大的發愁,還是田里面種的莊稼能否遇到一個好天氣,能否打上更多的糧食。
但是曼陀羅城這座城池的老百姓們可不是這么想的。
因為他們會待在原地,曾經遭受過很多比如糧食短缺,官府剝削等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