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處像是一個參謀班子,但是又不像個參謀班子,他們比參謀班子提出來的意見要更集中,可是他們又沒有皇帝參謀班子的那種權力。
根本不可能指揮的動其他大臣,甚至在皇帝看你不高興的時候,直接就能夠把你一腳給踢走。
所以明朝的皇帝似乎對大成還算不錯,畢竟沒有把大臣當做奴才來使用,也很尊重這些當官的。
一直到了明朝后期的時候才出現了像崇禎這樣的皇帝,崇禎的確是沒有把大臣當著臣子來看待,而是防賊一樣的防著那些臣子。
甚至明朝崇禎皇帝有點太急躁了,他一直都覺得做錯事的都是那些大臣,而不是他這樣的當皇帝的。
很多人都說崇禎這個環節如果不去瞎折騰,甚至可以說他只要跟他前輩嘉靖和萬力那樣不做事,那整個帝國說不定還能夠緩過來。
但正因為他急切地想要做事,正因為他一直都沒有覺得自己的才能不足,甚至他想效仿太祖皇帝朱元璋那樣的勤奮,只是他越是勤奮,越是把整個天下鬧得亂哄哄的。
所以很多人評價崇禎皇帝是怎么評價的?說他不是亡國之君卻背了亡國之鍋
但其實說道理啊,他這個皇帝真當的一點都不合格,因為他一直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那些個毛病。
他不信任大臣,就像朱元璋不信任大臣一樣,可是他沒有朱元璋的才能,朱元璋不信任大臣,可是自己能處理很多的事情。
朱元璋甚至要比很多的大臣真的強的太多太多,因為朱元璋自己本身在天底下流浪的時候見多了太多的世面。
他自己起家的時候也經歷了太多太多的險惡,認識到了人心有多么的虛浮,所以他能夠分辨出哪些大臣是真心,哪些大臣是假意。
尤其是他自己有建立大明的這個功勞在,所以他調動得了軍隊,那時候的軍隊也好,朝廷大臣也罷,雖然也有貪腐的情況,但是畢竟沒有像后期明朝末年那樣的集中化。
后期的當官的跟那天底下的商人已經捆在了一塊,他們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你要是敢動他們一點的,馬上他們就會反彈。
甚至他他們在朝廷當中的那些利益代表,一個個的也都豪橫的很,根本就沒有辦法清除掉。
崇禎自己也很明白這一點,甚至清除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邊緣化的人物,沒有一個是真正觸及到立身處的。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崇禎皇帝在眉山上吊之后,那些官員根本沒有哪個會給他殉葬之類的,真正殉葬的也不是因為他這個當皇帝的,而是殉葬整個漢人江山。
看到異族入侵占領中原,這些漢族官員有個性的,有細節的有風骨的,即便他們能力可能欠缺一些,但是他們的氣節是不缺的。
如果陳寒在這里的話,一定會對眼前的朱元璋和朱標爺倆有點同情。
因為太子爺朱標一直都覺得自己有點對不住天下的那些官員,對他們實在是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