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曾經的父親一直都在他背后支撐著他一直都在為他處理掉那些棘手的問題,就像把那全天下所有的荊棘上面的刺都給抹平一樣。
朱元璋一直都在說自己之所以要把全天下的情況都給搞得那樣的僵硬,并不是想要這么做,而是覺得必須得要這么做,必須得要讓全天下的官員,知道當大明王朝的官員必須得要聽話。
朱元璋一直都覺得自己在為自己的太子抹平掉所有的荊棘。
可是卻并不知道,因為他的作為導致全天下所有官員都開始畏懼害怕皇權,有的時候為了不犯錯誤,甚至一度不干事情。
這就是完全太過嚴苛所帶來的惡果就是老百姓們也好,官員也罷,其實一直都在畏懼著皇帝陛下。
也正因如此,所以現在不管是推行改革變法還是要進行其他的一些變動,才會導致有那么多的官員集體反對。
他們反對的是什么?難道僅僅只是陳寒的那些改革變法嗎?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那些官員已經感受到了一種集體性的創傷,他們害怕陳寒的改革變法又會形成大案要案,又會讓皇帝陛下有了清洗天下官員的借口。
所以他們才會集體的反抗,他們才會集體的把這個所謂改革變法給扼殺在搖籃里面。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陳寒的改革變法才會遇到那么多的艱難險阻,這些艱難險阻其實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老父親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對天下官員不好的緣故造成的。
很多時候老爺子并不知道,由于自己的嚴刑峻法沒有給天下帶來太多的改變,反倒是給所有官員都集體來了一次創傷。
當然老爺子這么干其實是一件好事,他當然是想要讓天下更好,他當然是想要讓天下不再像元朝末年那樣變得天災人禍一同降臨。
他在飽嘗了那些天災人禍之后就發覺如果讓老百姓們再一次到了那種境地之后,自己當初是怎么起義造反成功的,老百姓們也會效仿自己。
也正因如此,所以他必須得要把這些東西都扼殺在搖籃里邊,他必須得要讓全天下老百姓們都看到一個好日子。
可是正如陳寒所說的那樣,其實老爺子自己本身并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夠讓全天下老百姓過得更好。
可能他覺得發寶超這些事情就可以能夠治理的好,全天下的窮病。
可能他覺得只要把那些貪官污吏都給干掉了之后,老百姓就會感激他。
甚至有的時候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有的時候故意縱容那些貪官污吏去剝削老百姓,然后他再重絕初期去打擊掉那些貪官污吏,從而從老百姓那里獲得非常好的名望。
這雖然有一些在背后說人壞話的嫌疑,但是陳寒始終相信,其實老爺子知道他定的俸祿那么低,必然會產生貪污。
要知道朱元璋他可不是個政治小白,他也不是養在深宮大院里邊那些皇帝沒有基層經驗,他是有著豐富的基層經驗,甚至要超越大部分的皇帝的那種基層經驗。
在歷史當中一直把他和劉邦進行對比,覺得劉邦也是從布衣出生,通過幾年的戰爭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了第一個布衣皇帝。
可是說實話,劉邦的出身可是要比朱元璋的出身高的多。
首先來說劉邦家里的條件就比較好,有田種,也不是別人家的佃戶。
因為劉邦出生之后家里一直都有田種,所以他好吃懶做還能夠供養得起,甚至劉邦自己還想著要去投奔戰國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
當時他是想要做個游俠,他想要去征戰天下,他是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的。
首先來說他得知了信陵君當時是在魏國,那么就有一個非常需要考慮進去的問題當初他是在楚國的沛縣。
楚國離魏國按照現在的地理環境來講不算遠,但是在戰國那個時代又是紛亂的時代,他怎能北上去尋找信陵君,這是一個巨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