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緩緩靠岸。
碼頭上人頭攢動,小桃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方的杭州知府趙大人。
他身著官服,身后跟著幾名差役,正朝船上張望。
小桃腿有些發軟。
她這輩子還沒和這么大的官打過交道。
“下官恭迎巾幗工坊管事。”趙知府拱手行禮,聲音洪亮。
小桃慌忙回禮,差點踩到自己的裙角。
她偷瞄了一眼趙知府,發現對方神色恭敬,沒有半點輕視之意。
“趙大人客氣了。”朱幼薇代為應答,“小桃初來乍到,還望大人多多照拂。”
“郡主言重了。”趙知府笑道,“杭州府能得巾幗工坊分坊,實乃百姓之福。下官已備好車馬,請二位先到府衙歇息。”
馬車緩緩駛入杭州城。小桃掀開車簾,街市繁華,行人如織。她忽然看到幾個婦人挎著籃子從布莊出來,手里捧著嶄新的“券青布”。
“那是……”
“杭州早有商隊從金陵販布過來。”朱幼薇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如今本地有了工坊,價格還能再降三成。”
小桃心頭一熱。她想起工坊里那些姐妹說的話——要讓天下女子都穿得起好衣裳。
府衙后院已備好接風宴。席間趙知府頻頻敬酒,言辭懇切。
“不瞞郡主,杭州織戶苦徐記布莊久矣。”趙知府嘆息道,“他們壟斷絲價,壓榨織工,百姓怨聲載道。如今巾幗工坊一來,總算有了轉機。”
小桃握緊了筷子。她想起徐掌柜那張倨傲的臉,還有他克扣女工工錢時的嘴臉。
“趙大人放心。”她聽見自己的聲音異常堅定,“工坊三日后開工,定讓杭州百姓見識什么叫好布。”
朱幼薇贊許地看了她一眼。
宴席散后,小桃獨自站在院中。
月光灑在青石板上,映出她修長的影子。她忽然想起離家那日,母親追到巷口,哭著說她不知廉恥。
“我會讓你明白的。”小桃輕聲自語,“女子也能堂堂正正地活著。”
三日后,杭州巾幗工坊正式開工。
天還沒亮,工坊外就排起了長隊。兩百名女工穿著統一的藍布衫,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女管事。
小桃站在臺階上,手心全是汗。她深吸一口氣,翻開朱幼薇給她的名冊。
“李嬸,你帶三十人負責彈棉。”
“王姐,你們五十人專攻紡線。”
“剩下的人跟我學新式織機。”
女工們面面相覷。她們從沒見過這么有條理的安排。往常在徐記布莊,管事的只會吆喝她們拼命干活。
“管事,這織機真能一天織三匹布?”一個膽大的姑娘問道。
小桃笑了。她走到一臺織機前,熟練地調整梭子。
“看好了。”
梭子在她手中飛快穿梭,布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女工們瞪大了眼睛,有人忍不住驚呼出聲。
“這……這也太快了!”
“不算快。”小桃擦了擦額角的汗,“在金陵,最快的姐妹一天能織五匹。”
院門口傳來一陣騷動。趙知府帶著幾個鄉紳走了進來,身后還跟著個滿臉不情愿的胖子。
“徐掌柜?”小桃瞇起眼睛。
徐胖子哼了一聲:“老夫倒要看看,你們這工坊有什么稀奇!”
小桃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匹剛織好的布。
“徐掌柜請看。”她將布匹展開,“這‘券青布’經緯細密,耐磨耐洗,價格卻只有徐記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