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我二舅家的表侄在工坊當差,說太子爺夸杭州女子天下最巧!”
知府衙門里,趙明誠正在連夜寫奏折。他要把太子視察的細節一一記錄下來,生怕漏了半點。
工坊內,朱幼薇送走了父親和陳寒,長舒一口氣。小桃湊過來:“郡主,今日可算給咱們工坊長臉了。”
朱幼薇笑了笑:“這才剛開始。傳我的話,明日工坊放假一天,所有女工多發半個月工錢。”
消息傳出,工坊里歡聲雷動。女工們奔走相告,整個杭州城都為之震動。
夜色中,朱標站在行宮窗前,望著遠處工坊的燈火。
朱標點點頭,眼中滿是欣慰。
與此同時,周德海正在連夜收拾行李。他決定天一亮就回松江,這輩子再也不來杭州了。
運河上,一艘艘貨船靜靜停泊。船老大們聚在甲板上,議論著今日的見聞。
“聽說明日太子爺要去視察漕運衙門?”
“可不是!我家婆娘在工坊做飯,說太子爺親口說的。”
晨光微露時,杭州城已經蘇醒。街頭巷尾,所有人都在談論同一個話題——太子視察巾幗工坊。
這場震動,才剛剛開始。
……
運河的水波還未平靜,杭州城的消息已經順著漕船飛向四方。
松江府最老牌的周氏布莊里,七十歲的周老太爺拄著拐杖,把賬本摔在兒子面前。
“還等什么?立刻派人去杭州談合作!”
周家少爺縮著脖子:“父親,咱們祖傳的織造秘方……”
“秘方?”周老太爺冷笑一聲,指著窗外,“太子爺都親自去巾幗工坊了,你還抱著那點老古董?松江十六家布莊,現在哪家不是門可羅雀?”
管家小跑進來:“老太爺,蘇州沈家來人了,說想聯合咱們一起去杭州。”
周老太爺瞇起眼睛:“沈萬三的后人?他們倒是機靈。”
蘇州城,拙政園旁的茶樓里,幾個綢緞商人聚在二樓雅間。穿湖綢長衫的沈掌柜推開窗,指著運河上絡繹不絕的貨船。
“諸位看見沒?十艘船有八艘掛著巾幗工坊的旗號。再這么下去,咱們的布匹只能爛在倉庫里。”
圓臉商人擦著汗:“可女子做工終究有違祖制……”
“祖制?”沈掌柜冷笑,“太子爺親自試織機的消息傳來,蘇州知府連夜召見織造局的人。今早衙門貼出告示,要設立‘蘇州女子工藝院’。”
眾人嘩然。瘦高個商人突然拍桌:“我有個表親在杭州衙門當差,說太子臨行前留了話——各地工坊若與巾幗合作,可優先獲得新式織機圖紙。”
茶樓頓時安靜下來。半晌,圓臉商人小聲問:“那咱們……?”
“還等什么?”沈掌柜起身撣了撣衣襟,“我已經備好船,午時就去杭州。”
松江知府衙門后院,趙師爺捧著剛到的邸報,手指發抖。
“大人,朝廷明發邸報了!說巾幗工坊乃利國利民之舉,著各省酌情推廣。”
王知府一把搶過邸報,掃了幾眼就癱在太師椅上。“完了,前日我還收了周家的銀子,說要打壓杭州來的布匹……”
趙師爺湊近低語:“大人莫慌,下官有個主意。不若明日就召見城中商戶,宣布與巾幗工坊合作?聽說他們愿意提供織機和技術,只要分三成利。”
王知府眼睛一亮:“當真?”
“千真萬確。杭州趙知府的信里說,這是太子爺親口定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