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主持人和學者們聊這本書,后面則是演員們聊這本書。
這都是在給觀眾們科普和講解。
這兩個的環節結束后,則到了演員們的變裝環節。
當演員們穿著現代裝走向鏡子,鏡子里再度映照出古裝的樣子后,那種跨越時空的感覺再度襲來。
正片里,陸燃作為當代讀書人,見到了老年宋應星。
在和宋應星的交流中,老年宋應星講述起了他身上的故事。
他和兄長宋應昇都考上了舉人,他是鄉試第三名,宋應昇是第六名。
高中當天,眾人前來恭賀,宋府一片歡喜。
同年秋天,宋家兄弟進京趕考,歷時五月,宋應星在進京這一路上學到了很多實用之學。
然而,宋應星等人卻遇上了科舉舞弊案,案件震驚朝野。
宋家兄弟和好友名落孫山。
之后再考卻還是沒考上,二宋兄弟一直考了六次,人到中年,卻始終沒有考上。
這種種經歷讓宋應星收獲了很多知識,最終宋應星回家照顧家人,宋應昇留在京城等候官職。
等到兄長當官后,宋應星已經開始寫他那本《天工開物》,其中得到了兄長和朋友的很多幫助。
當書籍做成之日,宋應星兄弟二人好友激動不已。
“恭喜你多年的心愿終于達成!”
宋應星:“兩位兄長,為家國天下,為黎明百姓寫一部實用之書,實乃我兄弟三人之共同心愿。”
宋應昇:“不做溢美之詞,不作浮夸文章。”
“書中要包羅先人之智慧。”
“書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藝。”
三人齊聲道:“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三人的聲音回蕩在眾人耳中。
這本書幫不了書生求取功名,卻能幫更多人生活。
看著這一幕,不少觀眾都已經滿含熱淚。
后面,好友去世,兄長殉國,只剩下宋應星一人。
等宋應星回憶完,陸燃帶著宋應星來到了現代。
宋應星看到了高鐵,他進京趕考用了半年,現在只需要六個小時。
他也看到了飛機,看到了火箭,看到了登月。
三百年的天工開物,讓宋應星不斷感嘆。
而他還想看看三百年后的“乃粒”。
畫面一轉,兩人來到了一片稻田。
無人機在空中噴灑著農藥。
陸燃給宋應星介紹著水稻,介紹著研究雜交水稻的袁爺爺。
袁爺爺也來到了稻田里。
當宋應星的手和袁爺爺的手握在一起時,背景音樂再度響起。
這是一個跨越百年,兩位科學家的握手。
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夢想,禾下乘涼夢。
臨別之際,陸燃拱手道:“請您放心,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
宋應星手里捧著幾株稻穗,緩緩向著遠方走去。
“天下富足,禾下乘涼,了不起,了不起啊。”
這一期的節目跟催淚彈一樣,把不少觀眾都弄哭了。
節目播完后,《典籍里的華夏》就上了好幾個熱搜。
其中一個熱搜正是關于袁爺爺的,那就是“國士無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