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這時看去,發現說話之人,竟然是吏部尚書李權。
只見他向耶律運躬身一禮道:
“攝政王殿下,自從半年前兵敗雁門后,我們契丹不僅人馬損失近十萬之多,而且糧草耗損巨大!”
“再經過亂臣賊子耶律嘯一鬧,我們更是元氣大傷,此時萬不可再動刀兵,應休養一段時間才好!”
他自那日,在大帳中差點被耶律嘯殺了,幸虧耶律運又及時出手,又殺了耶律嘯。
總之不管耶律運是不是早就安排好他們父子相殘那一幕,但他李權的命,確實是他耶律運所救。
所以從此他就對耶律運忠心耿耿。
無論別人是夸他是懂得識時務之人,還是私下罵他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也罷。
此時,他怎能看不出南院大王的那點心思。
他不就是想利用這次攻打大華的機會,好趁機返回自己南院地盤嗎?
只要這次契丹再次攻打大華,那十幾萬大軍的吃喝拉撒,以及駐地等都在他的地盤上。
他就能想辦法來掌控住這支軍隊。
事后即使他另有想法,或是擁兵自重,那也可以有恃無恐
相義軍統領鐵章奴此時站在大廳里,哪里會想到這么多。
他腦子里只想著,這次要是能和西夏一起攻打大華。
以大華那些邊軍戰斗力,要是他這次能帶兵,輕易取勝!那可是露臉的好機會啊!
想到這,他就想上次一步,想表態自己愿意領軍出征。
但他突然就看到了站在大殿末尾處的胡大哥,正盯著他,并向他輕輕搖了搖頭。
于是他一腳邁出后,又趕緊退了回來。
因為自從認識他以來,他一向相信胡大海的判斷力。
這個漢人胡大海,不僅會做生意,短短幾個月就幫攝政王賺了大量錢財。
而且很會做人,頭腦也靈活。偶爾被攝政王喊去問話,也能提出不少好的意見。
攝政王對他也越發欣賞和重視起來。
尤其耶律運想到,當初他下決定謀劃這一切。
還是以為胡大海向他無意間透露,四王子耶律泉已經死在大華境內的情況。
鐵章奴還能記得,在一場私密的酒宴上,攝政王對幾人說出這秘密后,他也是一臉的震驚。
而攝政王一高興,更是直接將這胡大海提升為察事司正式的從六品提舉。
而剛開始為方便胡大海來往邊境做生意,攝政王僅僅而給他一個察事司編外人員身份而已。
而因為有了這層身份,胡大海也就有了資格今日能進入這大殿的末尾。
聽這些契丹君臣,如何議論大事了。
“哼!這等好機會,如何能夠放過?我贊同南院大王的意見!”
契丹皮室軍大將蕭林,這時也站出來說道。
他一直比較自責,當日契丹大汗耶律天德不聽自己提出反對意見。
在領大軍回來后,沒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聽從耶律運的勸說。
不想與太子在大都兵戎相見,而執意非要私下與太子見面談判。
結果被太子刺殺身亡。
最后等他在賬外與太子帶領的護衛廝殺回來后,見到耶律嘯被殺,耶律遠被人朝臣一致推舉為攝政王。
他雖萬般無奈,但為了契丹大局,不希望內亂再起,于是也就默認這一結果。
但現在看到這機會難得,想到上次在大同城的苦戰,讓契丹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