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往宣發會的車上,
娜扎揉了揉帶著明顯黑眼圈的眼睛,聲音帶著點慵懶和好奇,側頭看向顧清:“弟弟,你昨晚干嘛去了錄完歌就沒影了,害我等……”
她打了個小小的哈欠,“精神還不如你呢。”
顧清頭靠著冰涼的車窗,窗外擁堵的車流走走停停,讓他有些不適地微蹙著眉,覺得有點暈車:“若云哥非拉我去釣魚了。”
“誒釣魚”
娜扎原本有些蔫蔫的精神瞬間被點燃,眼眸亮了起來,身體也無意識地前傾了些許,“好玩嗎釣到了嗎”語氣里滿是新鮮感。
“還行吧,”顧清閉著眼,聲音沒什么起伏,仿佛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就是魚塘里那些魚,咬鉤太勤,沒什么挑戰性。”他頓了頓
補充道,“人工養的,沒意思。”
得虧張若云坐在另一輛車上沒聽見這話,否則以他那被“空軍”刺激過的神經,非得當場掉頭,拉著顧清再戰個通宵不可。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車子終于駛近宣發會場館。
會場外,
蔡老板鋪就的紅毯在陽光下格外醒目,藝人們的座駕一輛接一輛緩緩駛入。
作為劇集的男女主角,顧清和娜扎自然是壓軸登場。
得益于顧清如今如日中天的人氣,以及《偶像來了》播出后他與娜扎意外收獲的一波“cp粉”,聲勢還不小。
倒也不用詫異,
粉絲粉偶像是不需要邏輯的,一個切片,一個鏡頭,或者一個表情,就會突然的愛上。
不然,往后幾年,不會每出一部古偶劇,就會安排男女主上綜藝明著互相炒cp,吸引一大波cp流量。
劇的收視率要好,兩個人加倍炒,
劇的收視率要差,那剛剛還恩愛如情侶的兩人,就要開始撕逼甩鍋了。
……
現場聚集的媒體數量遠超預期,甚至堪比一場中小型的紅毯盛會。
人頭攢動,長槍短炮嚴陣以待,空氣中彌漫著興奮與期待。
顧清透過車窗看著外面遠超《千骨》時期的陣仗,心底也掠過一絲驚訝。
他確實有點低估了自己此刻的流量價值。
同為“四大頂流”,他卻是其中最年輕的那個,滿打滿算才二十歲,比其他幾位普遍年輕了五六歲。
這意味著,作為偶像的黃金巔峰期,他至少還有十年!
其潛在的商業價值,業內早有預估,甚至可能超過吳、陸兩人的總和——
畢竟五年后,那兩位頂流已過而立,若沒有過硬作品支撐,人氣難免滑落,而顧清那時才二十五歲,正是許多藝人嶄露頭角的年紀。
這種驚人的、可預見的變現潛力,讓幾乎所有有實力的公司,包括三大平臺,
都在暗中蓄力,只待他合約到期那一刻,掀起一場足以撼動內娛格局的搶人大戰。
“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本劇的男女主角登場——飾演男主柳長言的顧清!以及飾演女主恒娘的娜扎!”主持人朱真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宏亮響起。
車門打開,閃光燈瞬間連成一片刺目的光海,尖叫聲幾乎要掀翻屋頂:
“啊啊啊!顧清看這里!”
“弟弟——!”
幾乎九成九的鏡頭和目光,都牢牢鎖定在顧清身上。
娜扎身邊尚有兩三個記者試圖提問,問題也多半帶著挖坑的意味,圍繞著“戀情”或“戲里戲外是否心動”展開。
而陳搖、金橙等女演員,以及張若云、王愷等男主演身邊,則顯得有些冷清,無人問津。
娛樂圈的現實在這一刻顯露無遺,羨慕也好,嫉妒也罷,都只能默默承受。
陳搖倒不覺得尷尬,她的目光不時投向被記者簇擁的顧清,眼神里帶著毫不掩飾的崇拜。
只覺得自己的偶像在聚光燈下,實在讓人離不開目光。
“各位媒體朋友!請大家一個一個提問,不要著急好嗎”
朱真努力控場,額頭微微見汗,“而且就算你們問了這么多,也得給我們長言回答的空間呀!這樣吧,這位記者朋友先請。”
他點了一位來自博客(大眼仔)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