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料質感垂順,色彩從肩部的蒼翠深綠自然過渡至下擺的清雅月白,宛如初春新竹浸潤在皎潔月色之中,透著一股洗盡鉛華、不染塵埃的澄澈之氣。
袖口微微內翻,露出三寸藕荷色的精致襯里,腰間懸著一枚溫潤無瑕的羊脂玉環佩,整體剪裁極盡流暢,完美勾勒出文人雅士的飄逸風骨與清貴氣質。
當顧清在恰到好處的燈光與背后巨幕飄落的梨花、飛雪動畫映襯下,清晰地展現在所有觀眾面前時,
即便是在以嚴肅端正著稱的央視一套演播廳,現場仍舊不可避免地響起了一片低低的驚嘆聲。
“哎喲我的老天爺,這小伙子長得可真俊吶!”一位年紀稍長的阿姨忍不住低聲贊嘆。
“關鍵是這氣質太出挑了,清雅脫俗,現在長得好看又有這種古典氣質的年輕人可真不多見。”
“這氣質去當演員可惜了。”
“啊啊啊——!”
觀眾席中一些年輕的女觀眾更是難以抑制地發出了短促的尖叫聲。
【庭中,梨花謝又一年,立清宵,月華灑空階。夢里笙簫奏舊樂,夢醒淚染胭脂面。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
顧清輕移步伐,衣袂微拂,沉浸于歌曲的意境中演唱著。
《詩詞大會》的舞臺并無過多華麗炫目的舞美特效,也沒有龐大的伴舞團。
唯有他身后巨大的屏幕,配合著歌詞意境,投影出梨花翩躚、庭雪皚皚的唯美畫面。除此之外,整個舞臺的焦點唯有顧清一人。
然而,正是這種極簡的、專注于音樂與詩詞本身的呈現方式,
反而讓全場觀眾更加凝神靜氣,深深沉浸于歌曲所營造的幽遠悵惘的意境之中。
【誰仍記,那梨花若雪時節?我心匪石不可轉,我心匪席不可卷。空凝眸,情字深淺無解……】
“不錯不錯,旋律悠揚,詞也寫得好。”
“這種富含古典詩詞韻味的古風歌曲,就是比那些直白淺顯的口水歌更有意境和美感。”
一曲終了,余音繞梁,現場頓時爆發出熱烈而由衷的掌聲。
顧清面向四方觀眾,微微躬身致謝。
“真是一首優美動聽又意蘊深長的歌曲。”
董沁適時地走上臺,來到顧清身邊,微笑道,“來,跟現場的觀眾朋友們介紹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歌手,顧清。”
顧清言簡意賅,聲音清朗。
“歌手?”評委席中,那位國字臉、一身正氣的康正老師拿起話筒,笑著說道,“可我明明在電視上看過你演的戲啊?演的還挺不錯。”
顧清反應迅速,笑著接話:“康老師,那是我的另外一層身份。
今天站在《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我的身份是歌手。”
他頓了頓,小小的玩梗了一下,“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嘛。”
回答引得現場一陣輕笑。
康正也被逗笑了,像是想起了自己教過的那些頑皮學生:“你認識我?”
“四位老師我都認識,”
顧清目光掃過評委席,“我是各位老師《百家講壇》的忠實聽眾,可以說是聽著您們的節目長大的。”
這四位評委皆是學界泰斗,且都曾在《百家講壇》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