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和解
正午時分,寧家大堂金光滿布。
高懸的琉璃天窗透下烈日光柱,把整座廳堂映得輝煌如火。
厚重的烏木梁柱一根根直插穹頂,柱身雕滿蟠龍云紋,鱗爪森然。
堂前鋪著青石地磚,被人力擦拭得如鏡一般,映出賓客的影子。
此刻,大堂已然高朋滿座。
沈家、呂家、樓家諸方賓客齊至,列坐兩側,皆衣冠華貴,錦帶佩玉,隨行子弟分列在后,神色肅然。
只憑人數與排場,世家豪門便足以凝出一股逼人的氣勢,似乎要把今日登堂的薛向徹底碾在腳下。
而在這森冷的氣氛中,寧家更是擺出了自家的底蘊。
正中高懸一塊鎏金大匾,上書“忠烈世家”四字,筆力蒼勁,是前任州牧親題。
兩壁掛滿御賜錦旗,繡紋斑斕,隨風輕拂,光輝流轉,昭示祖先輝煌。
前列案幾之上,陳設著金冊、玉帶、虎符,一柄御賜寶戟橫陳當中,鋒刃在日光下寒芒閃爍,仿佛要刺破人的眼。
青銅香爐中沉香裊裊,與烈日交織,把整座大堂襯得既森嚴又熾盛。
這一切,都在向賓客昭示:寧氏世家,根基厚重,榮耀累世,不容撼動。
忽聽三通鼓響,門外傳來報聲:“迦南郡第九堂第三院署理院尊薛向薛大人到!”
廳堂頓時一靜,所有目光一齊望去。
只見五男一女,一行六人,步入大門。
為首的青衫青年,面容冷峻,神情平靜,正是薛向。
眾人下意識收斂呼吸。
不管嘴上再怎么否認、詆毀、鄙夷,也不得不承認,此人當真為異數,堪為世家之大敵人。
薛向神情平淡,目光冷峻如刀,步履從容,一步一步像踩在眾人心頭。
薛向身后,僅有五人相隨,無旗無鼓。
與廳中排布的數十上百人相比,顯得格外寂寥。
就在此時,堂中傳來一聲咳嗽。
上首一位須發皆白的長者緩緩起身,正是馮京,薛向當年參加城試時認下的座師。
今日他和一眾迦南名流,受邀為中間人,見證雙方簽訂和解文書。
他才起身,薛向快步迎上,遠遠躬身行禮。
馮京微笑頷首,拉著薛向手臂道,“昔年,我便知你非池中物,未料這短短一二年工夫,你已成長到如此地步,當真可喜可賀。”
“皆是老師教導之恩。”
薛向明知故問道,“不知老師此來,所為何事”
馮京含笑道:“承蒙諸位家主看重,請老朽和吾郡賢達,作個見證。
我知你和諸家素有誤會,今日正好開解,簽訂和書,為后人留一段佳話。”
隨即,城中數位名流、清議之士也齊聲附和。
“勞煩老師了。”
薛向執禮甚恭。
“如此,老朽就托個大。”
說著,他取出一方玉匣,打開玉匣,里面放著一卷霜紙。
馮京當場牽筆引文,一封照顧各方顏面的和書,便即寫好。
當下,馮京將墨筆遞給薛向。
薛向很給這個便宜老師面子,當場在和書上落下名字。
寧海濤、沈君遠皆暗舒一口氣。
不多時,各家家主及二代中的俊彥皆落下名字。
馮京極為自得,這一遭,名利雙收。
當下,他將簽訂的和書小心卷起,置入玉匣,親自押上朱漆案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