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國到時候可能回頭找我們興師問罪!”
秦浩沒笑,只回了句:
“他們若真能聯兵來問罪,那也得等他們先剿平了草原的燒!”
“等他們剿完—我早就收完人心!”
“他們動不了!”
“他們現在,是狼抓著蛇尾巴繞著跑!”
“我是坐在山上放哨的人!”
張青松沉聲:
“那主公要不要跟草原再定一點條件?”
“讓他們不敢回頭來咬我們?”
秦浩搖頭:
“不立約!”
“草原不信約!”
“他們信的只有—誰給的多!”
“東風軍再賞一批物資!”
“再給一份高價榜!”
“誰劫得楚地鹽糧,獎一匹戰馬!”
“誰擒了齊地縣吏,賞半車干糧!”
“誰擄得一位文官,賞五十兩!”
“就明明白白地寫出來!”
“讓他們知道!”
“我給得起!”
“我賞得出!”
“但這賞不是搶我秦地的!”
“是搶十八國的!”
“我不攔,甚至拍手!”
“他們要是敢信—我就敢賞!”
“誰搶得狠,誰來我秦地,我就讓他封寨封市安居十年!”
“這不是笑話!”
“這是我跟他們講的規矩!”
“我不講仁義!”
“我講一個—劃線做事!”
“你過我線,我殺你!”
“你不越線,我養你!”
“他們想當瘋狗可以!”
“但只能在我指的方向去瘋!”
香妃聽完這話,面色不動,只輕聲一句:“十八國若察覺了,會不會提前布防?”
秦浩淡道:“布防?”
“那更好!”
“他們一布防,草原那邊就更確定了—他們有東西可搶!”
“兵越調得急,寨越建得高,草原人就越想試試看!”
“十八國不是不懂得對付草原!”
“他們是沒空了!”
“他們自己在吵,在掰,在懷疑!”
“草原一進,他們先爭責任!”
“不是上陣殺敵,是推誰守邊!”
“你等著看!”
“十日之后,最先出亂子的不是草原!”
“是—楚齊交界!”
“那地方,本來就不是鐵板!”
“再讓他們從邊界小鎮擄幾個縣官回去—到時候誰還認楚王的旨?”
“這叫借刀!”
“這叫放虎!”
“我把這群野狗喂得懂規矩,聽口令,咬人只咬東邊!”
“我不怕十八國說我手段毒!”
“只怕他們—死得太慢!”
十日之后,楚齊交界果然亂了。
先是一個叫魯寧縣的小城,傳出草原騎隊夜入市口,搶了糧倉,擄走兩名小吏,劫馬七匹。
事發當夜并未回報,城中軍戶以為是流寇,不報而駁,結果第二日拂曉,南邊十里鎮又出事,茶商兩家被洗,百姓四散逃,集市廢半。
再過一日,西南方向的糧路被截,一整支十八國邊營運糧隊無一歸還。
楚軍邊將趕到時,現場只剩馬糞與折旗,刀痕、馬蹄、燒痕,清清楚楚,一眼便知不是中原的匪徒,是草原來人。
但這批人從哪進的?從誰口里聽的十八國兵力空虛?為何直入楚地不碰秦地?沒人敢問。
齊王府三天兩度下令“整飭北線兵備”,楚王卻始終無動靜。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